分享到:
服务业成发展引擎
盘锦市是一座因油而生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盘锦市的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相对于迅速发展的接续产业而言,盘锦的服务业仍存在总体规模偏小、增长速度偏低、层次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空间布局分散、集聚程度偏低、服务企业“小、散、弱”等问题。
盘锦市紧紧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的三大机遇,确定“打造区域性服务业中心”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50亿元,年均增长35%;服务业成为全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5%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0%以上。通过发展服务业,不仅要吸引本市人口向城市集中,而且要聚集人气,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消费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居住中心和职业教育中心,全面提高城市档次,打造国际湿地休闲之都。
打造四大区域性中心
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盘锦市选准突破口,瞄准具有发动机效应的招商项目,重点建设四大区域性中心。
一是建设区域文化旅游度假中心。盘锦市将文化旅游业确立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接续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新型产业之一,着力实现与大连金渤海岸、葫芦岛、锦州、营口等环渤海区域的错位联动,依托世界上罕见的红海滩奇观和亚洲面积最大、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苇海湿地两大垄断性资源优势,组合濒临渤海、辽河入海口、古镇渡口、湿地温泉、水库水网密集等五大综合性资源,以建设旅游度假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打造国际湿地休闲之都。目前,盘锦市正积极推进12平方公里红海滩旅游度假区起步区和50平方公里辽河口生态旅游集聚区起步区,加快引进一批大型旅游开发、休闲娱乐项目,大力宣传大洼温泉城,包装推介一批重大温泉和娱乐项目,建设北方最具吸引力的温泉度假中心。
二是建设区域消费中心。依托盘锦港口以及集疏运体系建设,盘锦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沿海港口城市。随着滨海大道、营口—盘锦—朝阳、营口—盘锦—阜新等7条高速公路的兴建,特别是盘锦—营口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客运铁路衔接线、疏港铁路的规划建设,盘锦的交通区位优势已经凸显,这为商流与物流在该区域承接集聚并对外辐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而“盘营”联动形成的港口辐射能力,更有望打造辽宁省内继“沈大”之后的第三增长极。盘锦市正在以兴隆台中心商贸区和双台子商业中心发展为轴心,以盘山和大洼县商贸业发展为两翼,以辽滨新城商业区建设为重点,全力构建和布局“1小时经济圈”的商贸中心。
三是建设区域居住中心。盘锦市发挥处于中国发展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沿海经济带和辽宁三大战略板块交汇点的战略区位优势,面向本省及京津唐地区消费市场,挖掘人居住房、第二居所、养生养老、会议商务等多种潜在需求,采取“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打造生态养生、湿地休闲、主题娱乐、未来人居、商务会议五大品牌,建设以湿地生态环境为依托,高水平人居生活为主导的未来之城。
四是建设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目前,盘锦市正抓紧编制20平方公里的职教城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开始启动。与此同时,盘锦市集中力量,加快了引进一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步伐。
资金项目齐聚集
盘锦市的地域、资源优势和软硬件环境,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纷至沓来。目前,盘锦市已成功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红海滩国御温泉小镇、总投资15亿元的金玛集团红海滩温泉会馆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天沐温泉城。他们还计划投入7亿元,推进水上观光航道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与此同时,盘锦市加快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编制完成了 《盘锦湿地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进辽河水上游、乡村游等旅游精品带建设。
据统计,首季盘锦市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均居全省首位。1000亿元的服务业大项目汇聚盘锦,让盘锦在“十二五”开局之初强势“起飞” 。
上一篇: 文艺晚会《旗帜颂》唱响辽宁 |
下一篇: 第四届东北文博会将于8月在沈阳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