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辽宁
辽宁
辽宁省非遗保护中心开展“凌源皮影戏”走基层进校园活动
发布时间:2011-10-31 09:29 来源:辽宁省文化厅 编辑:于沁
信息来源:辽宁省文化厅 2011-10-31
  10月17日,由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凌源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和凌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凌源皮影戏’走基层、进校园”活动,在凌源市大王杖子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拉开帷幕。“凌源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景春的皮影班子先后为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师生表演了新编童话剧《小红帽》和传统神话剧《火焰山》,优美婉转的唱腔和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当晚,刘景春皮影班在大王杖子乡山嘴村的文化广场为当地百姓表演了传统剧目《侠女复仇记》。

  为响应文化部关于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教室、进教材”的号召,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正式启动了“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以沈阳为试点,先后组织“沈阳关氏皮影”、“辽西木偶戏”、“盖州皮影戏”、“庄河剪纸”、“沈阳京剧”、“撕纸艺术”等6个项目、60余名代表性传承人及项目代表走进校园。今年,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首次选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基层、走进偏远地区的中小学。

  此次活动历时四天,先后走进凌源市大王杖子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部、小学部,大王杖子乡中心小学,宋杖子镇中学和宋杖子镇中心小学,为广大师生送去皮影演出十余场。活动期间,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分别向五所学校赠送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概览》、《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等书籍,借以向广大中小学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此次活动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首次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基层、走进偏远地区的中小学,不仅丰富了乡镇学生的“第二课堂”,而且能够让学生们在看皮影、学皮影的过程中,加深对皮影艺术的了解,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以促进凌源皮影戏在原生态环境中的传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