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文化报驻辽宁记者袁艳 通讯员王洪胜报道:日前,记者来到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天齐社区,远远就听到社区广场飘来一阵阵悠扬的歌声,广场上聚满了人,群众文艺联欢会正在举办。演出队伍中有一位业余歌手叫冯勃,小伙子今年28岁,自谋职业蹬三轮,但他酷爱唱歌,坐他车的人总能听到他的歌声。他引起了辽阳市艺术馆的注意,艺术馆为他购买了吉他,并指派老师对他进行指导,在这次联欢会上,他表演了独唱。冯勃高兴地说:“虽然我的生活有许多不如意,但是只要有歌声相伴,我就觉得无比快乐。”
在辽阳市艺术馆排练场,每天都有一群老大妈在排练舞蹈,她们是辽阳群星艺术团的演员。这个艺术团的舞蹈队有30多人,平均年龄60岁左右,她们每天坚持不懈地练习,参加了辽阳市的各种演出。在戏曲活动室里还有一群京剧票友在练功吊嗓,他们属于辽阳市艺术馆的另一支业余剧团。近年来,辽阳市充分发挥业余剧团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先后组建了群星艺术团、群星京剧团、群星评剧团、群星曲艺团、群星民乐团、群星杂技团等多支业余文化团队,每年到农村、社区演出100余场,发挥了群众剧团“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作用,成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
辽阳市文广新局大力扶持群众广场文化,每年在举办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种培训班的基础上,派出业务骨干深入基层辅导。市文广新局拨专项基金10万元为泰和园广场合唱团、爱乐乐团、公路社区等广场群众文化团队购置了灯光、音响、乐器、服装等,扶持广场活动的开展。
在辽阳老城区有一个泰和园广场,每天有近万名群众在这里休闲、娱乐。在这个广场上,群众自发组织了13个文艺团队,其中有个百人参加的合唱团,他们每天晚上都到这里来练习,嘹亮的歌声、悠扬的琴声吸引了许多群众驻足观看,成为泰和园广场的一大亮点。但是因为缺乏资金他们一直没有音响设备,市文广新局局长张春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召开群众文化工作专题会议,确定拨专款为他们购置音响设备,解决了泰和园群众合唱团的难题,同时还派出专业文艺干部对他们进行指导,提高了他们的演唱水平。合唱团的负责人唐革军大姐说:“像我们这样自发组织的团队,政府的支持是对我们的认可,我们会用歌声来回馈政府和社会的关爱。”
今年7月,为纪念建党90周年,辽阳市文广新局举办了首届群众文化节,7个县(市)区表演文艺节目10场,来自基层的3000名群众演员演出了100多个节目,活跃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