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辽宁
辽宁
辽宁省文艺院团改革成果展演周奏响辽宁文艺新乐章
发布时间:2012-07-05 09:44 来源:辽宁省文化厅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辽宁省文化厅 2012-07-05
    报春好雨、盛夏暖阳,辽沈大地吹起阵阵文艺新风。由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全省文艺院团改革成果展演周”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京剧、话剧、杂技、芭蕾舞、交响乐、秧歌戏……丰富多彩的大型演出在全省各地缤纷登场。各大文艺院团竞相为广大观众奉献精品力作,令全省文艺事业面貌一新,倍显蓬勃生机。 
    精彩纷呈:14台优秀剧目展示改革成果 
    6月26日晚,辽宁大剧院舞台笼罩在炫目的灯光之下,一幕古老的爱情故事正在上演。这部由大连杂技团历时3年多时间精心排演的大型杂技版历史悲剧 《霸王别姬》,将杂技与舞台剧相融合,以充满意象美的声光特效做衬托,用全新方式再度诠释了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千古之恋,整场节目气势宏大、美轮美奂、扣人心弦。 
    舞台上,演员们时而抖空竹、时而钻圆圈、时而绸吊、时而滚环,更有倒立、飞天、转伞、耍帽、骑单车、荡秋千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高难度杂技动作穿插在跌宕起伏的剧情当中;舞台下,观众被演员们动人的演绎、精湛的杂技技艺以及华丽的舞美设计深深吸引,兴味盎然,掌声阵阵。 
    同一时间,在营口市文化中心,由鞍山市演艺集团排演的大型歌舞晚会《走进春天》也牢牢地牵动着观众的情绪。无论是充满激情的水鼓表演《击鼓踏春》,还是带着浓郁传统韵味的器乐歌舞《梅》,抑或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歌伴舞《五月千山梨花开》,每一个节目都热情讴歌了美好的时代生活与人情风貌。受演出气氛感染,现场不时响起叫好声,观众毫不吝惜地为演员们送上热烈的喝彩。 
    “辽宁省文艺院团改革成果展演周”举办期间,演出剧目多达14台。除了《霸王别姬》与《走进春天》之外,还有沈阳市京剧院演出的京剧《海瑞背纤》、抚顺满族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带陌生女人回家》、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演出的话剧《木匠村官》、辽宁芭蕾舞团演出的《中外芭蕾精品晚会》、辽宁歌剧院演出的交响乐晚会、营口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演出的歌舞晚会 《大河放歌》以及辽宁演艺集团、丹东歌舞团、锦州歌舞团、铁岭市民间艺术团、朝阳演艺集团、盘锦市艺术团等省内各大文艺院团演出的各类晚会,演出在辽宁大剧院、大连文化俱乐部、鞍山胜利会堂等共12个剧场同时展演,演出团体涵盖了省直4院团以及10个市属艺术团体,涉及演职人员超过千人。 
    交互演出:活跃全省人民文化生活 
    6月28日晚,朝阳演艺集团在锦州市府广场为当地人民群众奉献了一台集歌舞、马头琴演奏、小提琴演奏、京剧、新歌联唱、诗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大型综艺晚会《凤鸣朝阳》。 120名演职人员在90分钟的时间里倾力演出,把现场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3000多名锦州观众不仅欣赏到了朝阳文艺工作者的精彩表演,更感受到了来自朝阳人民的深厚情谊。 7月4日,锦州歌舞团也将带着能够代表锦州艺术水准和锦州地方特色的节目赴朝阳市演出,为朝阳观众送去锦州人民的问候。 
    记者从辽宁省文化厅了解到,“全省文艺院团改革成果展演周”活动创新举办形式,根据各市区域位置和参演节目等情况,以每两市为一组互派院团和节目,在对方城市演出,具体安排是:沈阳—大连,鞍山—营口,抚顺—丹东,锦州—朝阳,铁岭—盘锦。 
    交互演出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辽宁省艺术创作繁荣和经验交流,也令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广泛地走到人民群众当中去,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喜闻乐见:坚持“三贴近”赢得观众肯定 
    此次“展演周”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各大文艺院团开拓思路,从现实生活和观众的实际审美需求出发,编排了一系列创新节目,取得了极佳的演出效果,深受观众肯定。 
    6月29日,辽宁芭蕾舞团在辽宁大剧院上演了一场《中外芭蕾精品晚会》,其中由辽芭自主创作、编排的新节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节目巧妙地将民族文化元素和现代艺术元素融入到传统的芭蕾舞表演中,充实了演出内容;同时,富有现代感的灯光、音乐、舞台布景等也强化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现场观众一次次被演员们的出色演绎所折服,掌声、欢呼声此起彼落。无独有偶,杂技剧《霸王别姬》也将杂技、戏剧、舞蹈、武术等多种元素熔于一炉,综合性的艺术表现方式令观众如同置身视听盛宴,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截至7月1日,“展演周”已完成7场演出,反响热烈。省直某机关干部许勇在观看了杂技剧《霸王别姬》后兴奋地对记者说:“我一直很喜欢看杂技,不过,杂技剧还是头一次看,没想到用杂技来表演戏剧会有这么强的观赏性。 ”沈阳黎明航发集团退休职工王大爷是话剧爱好者,他观看了话剧《木匠村官》后,对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的创作取材十分赞赏。他说:“中央一直号召文艺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但是真正创作出立足于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节目还是太少。 《木匠村官》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鲜活地反映出基层老百姓的所思所想,看完之后让人笑中带泪,真正是打动人心的好作品。总之一句话,文艺作品得接地气,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 
    此次“展演周”的各场演出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健康向上、表演雅俗共赏,无论是思想性、艺术性还是观赏性都达到了较高水准,充分展现出全省各大文艺院团在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抓业务、抓质量的实干精神,以及面向市场谋发展、服务群众求效益的探索精神。 
    2009年以来,按照中央部署,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全省近60家一般性国有艺术院团转企改制,面向市场推出了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辽宁省文艺院团改革成果展演周”的成功举办有力证明——改革必将为文艺院团的生存发展催生新机遇、增强新优势、创造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