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辽宁省图书馆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3年,活动开展至今10年时间,举办活动千余场,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三万余人,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具备专业知识,责任心强、素质较高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多年来,辽宁省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不断发展,让弱势群体感受关爱阳光,从开始的偶尔举办到现在的定期推出,从形式单一到丰富多彩,从个人报名到团体参与,规模不断拓展,影响日益深远。志愿者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省图书馆乃至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让更多的人成为文化志愿服务的坚定实践者和自觉宣传者。
通过十余年的建设,辽图以独具特色的理念、坚持不懈的行动、不断深化的服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而在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优秀产品不断涌现,一些传统服务项目由于受众广泛、影响深远,而成为人气高涨的辽图“招牌”活动。
面向聋人读者的“手语世界”活动。省图书馆于2003年开办了传递社会关爱的“手语世界活动”。活动由草创期的每月一次,到成熟阶段的每周一次。作为省内至今为止唯一常年免费举办手语学习的教学点,辽图“手语世界”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其中“爱使无声世界更精彩”、“手语世界进校园”、“特殊的爱献给特殊的你”“新年手语联欢会”等辽图“手语世界”主题系列活动,不但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受到了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央视多个栏目曾对此进行过深入报导。
“手语世界”活动开办至今共举办了500余场,直接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2.5万人,惠及聋人群众千余人。
针对盲人读者的“对面朗读”活动。始于2003年的“对面朗读”服务是将盲人和志愿者按预约时间集中到图书馆,让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以最直接的方式相互传递有效信息。此外,为了解决盲人读者特别是孩子出行不便的问题,辽图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2005年开始定期走入盲校,为那里的盲童开设“社会实践课”,将文化服务送到盲童身边。游戏、聊天、讲故事,轻松的方式,快乐的内容,深受盲童们的欢迎和喜爱。
截至目前为止,辽图“对面朗读”活动共举办700余期,直接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万余人,惠及盲人学生和读者3000人次。整整十年中,志愿者们和辽图工作人员信守着与盲人朋友每周的约定, 无论酷暑严寒,从未间断过。
针对老年读者的“老年学电脑”活动。“老年学电脑”活动从2005年开办至今,举办了近百期,每期20人,学时一个月,服务了万余名60岁以上的老年读者,300余名授课老师全部是来自社会更行各业的志愿者。活动根据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授课计划,并通过细心讲授和耐心指导,真正实现了让老年朋友们走近电脑,了解时代,融入社会,接触世界。辽图在课程讲师的安排上,除了选拔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大学生志愿者外,还招募了一批从老年电脑班毕业的老年志愿者进行课内讲授和课外辅导工作。大大缩短了讲师和学员的距离,实现了教与学的零距离贴近。
成立辽宁省图书馆爱心团队。2011年11月,馆党委、团委、工会联合发起倡议,成立了“辽图人爱心团队”,号召大家捐款资助困难学生,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指定监督管理人员,将爱心助学活动长期化、制度化。倡议发出后,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全馆及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共收到捐款6930元,其中全体党员、团员共捐款4190元,占捐款总额的60%。“辽图人爱心团队”还与新民市实验小学的七名学生建立了帮扶关系,并先后三次将助学金、书包、文具等物品送到了学生手上,更是把全馆职工对贫困学生的关怀与爱心送到孩子们手中。
辽宁省图书馆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受众广泛,影响深远。通过这些活动辽图培训了一支包括各个年龄、各个行业的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成为图书馆的爱心使者,将文化的种子送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作为一个具有无限拓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社会力量,公益文化志愿者队伍也必将成为辽宁文化强省建设事业中的新鲜血液,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来源:辽宁省文化厅)
上一篇: 辽宁省非遗保护中心完成手工技艺类项目调研工作 |
下一篇: 辽宁:2.3万文化志愿者助推基层文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