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来,阜新市文广新局以创新助力文化发展,用责任厘清文化脉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味。
夯实群众文化基础,促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
在全市范围内相继开展了以“双百工程”、“消夏文化广场”活动等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以群众自娱自乐、热情参与为主体,形成了完整的群众文化工作思路。自“双百工程”提出以来,全市共培训文艺骨干近万人次。各级文艺团体积极开展送戏下乡公益演出活动,深入社区、村屯、学校、部队等,努力把文化“种”在基层。每年消夏文化广场历时4个月,全市600多个文化广场共计演出5000多场,受众达100万以上。
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文化广场和文化站已覆盖到社区和乡村。占地4.5万平方米的蒙古贞广场和太平区红玛瑙广场等大型文化广场陆续建成,为市民的文化休闲提供了广阔舞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自2011年以来,65个乡镇均建成300平方米以上综合文化站,并配备电影放映设备,年放映场次达5000场以上。建成7个县区数字图书馆、30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和619个农家书屋,实现了村村有书屋,人人有书读。在此基础上,于2013年建成社区书屋37个,2015年前将实现社区全覆盖。全市各级文化馆站、博物馆、图书馆已实施3年免费开放,形成了文化资源全民共享体系。
搭建群众文化舞台,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每年全市有5000余名老年人在老年大学学文化、学艺术,活跃在市各个文化舞台。市群众艺术馆公益艺术培训班自2012年开始,已有3000余名学员。全市活跃着近千支文化艺术团体。(来源:辽宁省文化厅)
上一篇: 辽宁鞍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全面启动 |
下一篇: 辽宁阜新市举行多项活动纪念“国际博物馆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