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辽宁
辽宁
辽宁:辽芭少年国际芭蕾大赛再次登顶
发布时间:2014-07-10 10:13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07-10

  6月27日,2014年第十届美国杰克逊国际芭蕾舞大赛落下帷幕,辽宁芭蕾舞团舞蹈学校派出的参赛选手双双登顶——何泰昱勇夺少年组金牌,史越荣获组委会特别奖,两人同时获得全额奖学金。

  美国杰克逊芭蕾舞比赛又称美国国际芭蕾舞比赛,创办于1976年,每四年举办一次,是世界四大芭蕾舞大赛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国家文化部规定的一类国际赛事。进入本届大赛决赛的男选手,几乎都曾在各类国际赛场拿到过金奖,而且本届大赛只产生金、银、铜奖各一个,竞争异常激烈。何泰昱和史越凭借高超的专业技术技巧,在进入决赛的3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国际评委的一致肯定。此次获奖,是辽芭舞校选手继2012年在世界四大芭蕾舞大赛中的另外两个大赛——赫尔辛基大赛包揽金银铜奖、瓦尔纳大赛两金一个大奖之后,再一次创造的赛场奇迹。

  辽芭舞校建校二十年来,始终秉承俄罗斯芭蕾学派的教学精髓,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形成了一整套规范、有效的教学体系。舞校教师队伍从建校之初的优秀退役演员为主,逐渐调整为引进高等院校芭蕾表演教育专业毕业生到教学一线,同时坚持外教授课、国际交流,使在校学生的专业基础起点高、底子扎实。特别是“团校结合”的办学模式,为辽芭舞校的在校生提供了高水平的舞台实践机会,使学校形成了“学、练、排、演”的完整培养链条。系统规范的基本功底子与强大的舞台实践能力相得益彰,使得辽芭舞校的学生在国际赛场频频折桂。

  多年来,辽宁芭蕾舞团形成了一套长远的人才发展规划。最初,吕萌、焦洋、赵媛、邢东婷等经历过国际赛场的历练之后,团里迅速把他们投放到舞台,使他们成为继刘爽、肖源源之后《二泉映月》、《末代皇帝》等多部大戏的主要演员。紧随其后逐年毕业的王韵、郑宇、刘茜、于川雅、马铭、敖定雯、张海东、王占峰等新生代演员,也是遵循这一培养路线,在国际赛场上拿奖之后,逐渐站到了《辽河·摇篮曲》、《斯巴达克》等大戏的舞台中间,使辽宁芭蕾舞团的舞台上形成了一种群芳争艳、群星满台的喜人局面。2012年,辽芭开始把人才培养的重点下沉到舞蹈学校,不仅注重提高教学水平、加大考核力度,还将大量在校学生引进辽芭新戏《辽河·摇篮曲》、《斯巴达克》、《乌斯浑河的回声》,连年举办校园舞蹈大赛选拔人才,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大赛等。系列的举措使一大批优秀的舞校学生还没毕业就崭露头角,提前选拔人才、输送人才,加快了演员的更新速度,形成了演员队伍适度的紧迫感和竞争感,形成了优秀人才呈阶梯状层出不穷的繁荣局面。(来源:辽宁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