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辽宁营口市近年来积极扶植和培育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引导基层群众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享受文化。全市各类社区艺术团从五年前的80余家增加到127家,参与人数由3000余人增加到近7000人。
创品牌,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吸引社区团队参与,调动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辽河春潮”望儿山母亲节广场演出周活动与“河海秋韵”优秀剧节目演出月活动,是营口市在春、秋两季着重开展的群众文化品牌演出活动。“辽河春潮”已举办19届,活动由专业院团演出逐步转向由社区艺术团担纲,参演节目皆为最新编排,老节目、老剧目一概不许参演,大大激发了社区艺术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年的演出周期间,来自全市各县区近30家社区艺术团400多名演职人员,为全市人民奉上综艺晚会、舞蹈专场、声乐专场、戏曲专场等大型文艺演出9场,上万群众观看。“河海秋韵”是营口市政府重要的文化惠民举措,至今已举办7届,演出月活动以交流为主,让高雅艺术惠及百姓,使全市群文工作者通过交流学习,提升业务素质,为创作更多的高质量的剧节目汲取灵感。去年,优秀剧(节)目演出月活动共演出19场,营口地区各社区艺术团均参加演出。
搭舞台,给予各群众文化团队充分展示的空间,鼓励各文化团队走出去,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和演出。2013年,营口市积极搭建群众文化展示平台,开展“美丽营口”大型群众广场演出系列活动,全地区参与演出的群众文化团队100多家,演员6000余人。同时,举办了四个大赛,即“唱响营口”少儿声乐大赛、“舞动营口”舞蹈大赛、“魅力营口”戏曲票友大赛、“多彩营口”少儿器乐大赛;组织了两个展演,即“唱响营口”合唱展演、“群星闪耀”社区艺术团“百团”展演;举办“百姓大舞台”群众自娱自乐表演及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型文艺演出等210余场,观众达20多万人次。除了参加本地群众文化演出,枫叶红艺术团、河之韵合唱团、永强社区国防之声合唱团等优秀社区艺术团还多次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大赛并荣获大奖。特别是河之韵合唱团,受国际中老年合唱节主办方邀请,由中国老年学协会推荐,去年赴维也纳参加国际中老年合唱节,演唱《鸿雁》、《银色的月光下》两首无伴奏合唱曲目,获在场各国评委的一致认可,摘获金奖。
种文化,以各级文化馆为基地,为各群众文化团队提供排练场地,积极开展文化辅导培训。营口市采取“三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对社区艺术团的辅导培训,即“迎进来”与“走下去”相结合,“理论”与“示范”相结合,“城镇”与“农村”相结合。营口市群众艺术馆为各类社区艺术团、合唱队,成人、少儿舞蹈团队、戏曲团队提供排练场地,开办舞蹈、器乐、戏曲等公益性的培训辅导班10个,年辅导人数达5万人次。2012年,营口市开展“专业艺术人才辅导工程”,由近百名专业文艺工作者组成的辅导志愿者队伍,开展大规模文艺辅导工作,全市四个涉农县区70所农村中小学校受益,开展辅导170余次,辅导学生7800余名。2013年,营口市进一步组织开展“专业艺术人才下农村、走基层辅导工作”,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在继续服务农村中小学校的同时,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城镇农民工子弟小学、农村文化团队、文化大户等基层单位开展文化服务工作。
树典型,开展“评先选优”活动,对在群众文化领域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2011年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评先选优”活动,包括“文化先进乡镇(街道)”、“文化先进村(社区)”、“优秀文艺下基层骨干队伍”、“优秀群众文化辅导基地”、“优秀群众自办文化典型”、“优秀群众原创文艺作品”,对在群众文化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优秀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为扩展培育典型,评选活动向基层延伸,增设了“文化先进馆(站)”、县区优秀群众文化基地”、“优秀基层文化活动广场”、“群文之星”、“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活动”。2013年,共表彰153个先进集体和个人,特别是大石桥市金桥管理区后砬山村文化广场等5个农村文化广场,被评为“省级农村文化示范广场”。多项举措有力推进了群众文化团队蓬勃发展,使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更加广泛。(来源:辽宁省文化厅)
上一篇: 辽宁歌剧院精心打造大型歌剧《血原》 |
下一篇: 辽宁儿艺俩剧目山东交流演出获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