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辽宁省博物馆倾力打造原创山水画大展“卧游江山——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于9月20日正式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了自五代时期至清代中期的各派名家名作,将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走进古代,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多姿景色。
本次展览精心遴选了33幅山水画作品,其中一级品7件,首次展出的展品24件,并且有一半以上展品是由溥仪当年带出皇宫最终辗转入藏辽博的。展览从山水画宗师董源开始,依次展现了马麟、王蒙、文徵明、沈周、董其昌、王翚、王原祁等各个时期的山水画大师的作品,展品规格之高,内容之丰富是近年来绘画展览中比较少见的。展览还将全面展示我国南北方各地的宜人景色,太湖、西湖、富春山、盘山、长江、飞云洞等一一为大家呈现。十一黄金周期间,走进辽博便可以轻松将如画美景尽收眼底,免去交通拥堵的烦躁和跋山涉水的劳累,轻轻松松与家人一起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24件首展作品 值得期待
辽博书画藏品之精良享誉海内外,在众多书画作品中千挑万选出来33件,最值得观众期待的就是其中24件首次展出的作品,这些作品占展览作品总数的72%,比例之高前所未有。明代沈周的《千人石夜游图卷》、王绂的《湖山书屋图卷》、董其昌的《峰峦浑厚图卷》、清代王翚的《临富春山居图卷》、王原祁《西岭云霞图卷》、高岑的《江天树影图卷》等等,件件是珍宝,卷卷如家珍。首次亮相必定引起观众不同凡响的视觉感受。
全景展示 创造“卧游”意境
手卷作为古代书画的重要表现形式,特别适合表现连绵不绝的山水景物,随着手卷的徐徐展开,一幕幕景色接踵而至,使观者有如身临其境。古人往往通过山水来参悟哲学思想,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山水,亦称作“卧游”。辽博为了让观众能看到每幅画的全貌,特别加长了展线,力争表现每幅画的全部内容,不同于以往只展现画面中心部分的展示方法。通过这种展示,观众可以看到咫尺千里的大好江山,仿佛置身于秀美壮丽的风景中,足不出户却游遍中国的名山大川。
名家荟萃 玲琅满目
中国的山水画起源比较早,较之西方风景画,我们起码早了1000余年。隋唐时期山水画就已经渐趋独立,到了五代、北宋时期趋于成熟,我们本次画展就从五代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开始展起,历经宋代马麟的《荷香清夏图卷》,感受夏日荷花的别样清幽;转至元代王蒙的《太白山图卷》,领悟“太白积雪六月天”的奇观;后看明代董其昌的《峰峦浑厚图卷》,领略江南的峰峦临江,延绵叠嶂;清代王原祁的《西湖十景图卷》则记录了康熙皇帝南巡亲笔御题“西湖十景”的历史。(来源:辽宁省文化厅)
上一篇: 辽宁营口市图书馆加强对农村服务工作 |
下一篇: 辽宁第十一期全省文化艺术档案培训班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