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鞍山评书,扩大鞍山评书在民众中的影响,进一步增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对鞍山评书的了解与喜爱,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传统文化、传统曲艺的兴趣爱好,提高对评书的保护意识,同时也为响应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民生工程活动的号召,鞍山评书项目责任单位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依托评书传承基地校鞍山市和平小学,举办“传承民族文化 筑梦精神家园”鞍山评书走进课堂系列活动。
走进课堂 评书教学有效开展
6月12日,鞍山青年评书演员、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青年评书教师裴冠红再一次走进和平小学的课堂,这是她为评书进课堂活动本学期上的第十堂课。活动期间,裴冠红每个周五下午3点10分都会准时为评书班的孩子们上课,教授他们有关评书知识及表演的相关课程。裴老师的评书课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鞍山评书的发展历史、评书名家等内容,还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向孩子们传达一种不怕吃苦、勇于进取的积极意识;这堂课裴老师领着孩子们继续学习前几堂课教授的评书贯口《军容赞》,孩子们已经能够熟练表演这个节目,举手投足间颇具说书的架势。在讲课的过程中,裴老师会亲自教导学生们说书的身段、表情、动作等技巧,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评书、喜爱评书进而对评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依托基地 评书教学形成常态化
近年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鞍山评书在保护传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项目保护单位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依托项目传承基地铁东区青少年艺术中心在全市建立了三所评书基地校和平小学、胜利小学、青华小学,基地校和艺术中心正在学习评书的孩子在200人左右,这种情况在全国也很少见到。开展的评书专场演出、评书进校园、评书进课堂等活动日渐形成常态化,每周都有评书教师到评书基地校进行义务的评书教学活动。评书基地校的教学工作规范开展,做到了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材,以保证各个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
在活动开展方面,艺术中心会统一组织一些活动,像期中要有一个教学的展示,期末全区学习评书的孩子要在一起举行一场教学成果的汇报演出,这些活动已经成为艺术中心和基地校的惯例。此外,每年艺术中心还会与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合作开展评书进校园的活动,让孩子们更重视喜爱评书艺术。
评书摇篮 少儿评书储备人才
评书基地校和评书进课堂活动都是鞍山评书传承基地铁东区青少年艺术中心开展的评书特色教学的主要内容。艺术中心将特色教育的点落在曲艺教育特别是评书教育方面,2010年铁东区被确立为鞍山评书的保护传承基地后,评书艺术的教育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几年间,在青少年艺术中心和评书基地校任教的评书老师可以说囊括了鞍山所有的评书艺术工作者,像评书市级传承人王双凤、评书世家出身的张全友、青年评书教师裴冠红、单田芳老师的女儿单蕙丽等,都在青少年艺术中心任教。每周这些老师还要到学校里为学生们教授评书表演等与评书艺术相关的课程。评书课程的安排按照科学的课时来安排,一周开设一节课。青少年艺术中心在评书等曲艺方面的教学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也为鞍山评书艺术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的少儿人才,是名副其实的“评书摇篮”。
此次以落实省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为出发点,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鞍山评书再次走进课堂,一方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宣传弘扬了鞍山评书艺术,吸引更多对评书艺术有兴趣的青少年投入到评书的学习中来,为鞍山评书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来源:辽宁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