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辽宁
辽宁
辽宁省图书馆展出46部馆藏珍贵古籍
发布时间:2017-06-20 10:34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7-06-20

  6月12日,“册府菁华——辽宁省图书馆馆藏珍贵古籍展”在辽图开幕,展出了馆藏46部珍贵古籍,旨在通过展示中华古籍中的文化精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观众走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感受古代典籍的独特魅力。

 

  展览典籍版本精良,亮点纷呈

  展出的46部古籍是从馆藏12万册善本中精心挑选的,跨越了从唐代至清朝的历史时空,囊括了刻本、套印本、活字本、稿抄本和绘本等不同的版本类型,是馆藏中最具代表性的缥缃精品,也是省图书馆标志性珍贵文献首次集体亮相。每部古籍中的累累钤印,既有明清皇家藏印,也有毛晋、季振宜等著名藏书家的藏书印。

 

  古籍背后故事多

  此次展出的《扬子法言》《续资治通鉴长编》《春秋意林》《画继》《周髀算经》《漫塘刘先生文集》《重校正唐文粹》《六家文选》等书,都是清代天禄琳琅藏书,通过接收自长春伪皇宫,或建国后通过收缴、转入、购买等方式,成为了辽宁省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琵琶记》《明珠记》《刘子文献雕龙》,是从馆藏119种闵凌刻书中精选出来的,其中《刘子文心雕龙》是目前所知明代套印色数最多者;《琵琶记》《明珠记》因其精美的版画在我国版画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聊斋志异》入藏辽宁省图书馆的经历堪称古籍传承流播的一段传奇;明代作伪“杰作”《漫塘刘先生文集》被误认为宋版书而入藏清宫;《扬子法言》背后朱熹弹劾唐仲友的历史公案等古籍背后的故事成为一段段流传佳话。

  展览同时,还在展厅内设有数字阅读体验,利用科技手段“让古籍活起来”,观众可以现场感受《抱朴子内篇》等十部珍贵古籍的高清全文阅读。

  文创产品为古籍添活力

  与珍贵典籍同时展出的还有《聊斋志异》《贞观政要》《七十二贤像》《御制盛京赋》《李文忠公书牍》等高仿复制件和古籍书签、笔筒、辽图藏书票等接地气的文创产品。这些精美的艺术品让古籍不再冷冰冰,高高在上,而是更加贴近实际、融入生活。

  为了让广大观众近距离地感受历史典籍的脉脉馨香,省图书馆还专门开辟了典籍展示馆,设有恒温恒湿的古籍展柜,更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能够有效开展珍贵文献修复工作,为古籍“延年续脉”。(来源:辽宁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