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辽宁
辽宁
白山黑水 热血壮歌——走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5-09-19 10:15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张静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2025-09-19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9月18日上午,“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约1000名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加纪念活动。14名撞钟手共同撞响警世钟14下,代表中华民族14年浴血抗战的艰苦历程,警醒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经过整修后重新向公众开放。
  “学生们来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口,一抬头就看到了‘残历碑’上‘1931’‘9月小’‘18’几个大字,我们仿佛瞬间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学生们一下子就安静下来,历史的沉重感无需多言。”来自河北的初中教师王静说。
  走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展厅里复原的“北大营战斗”场景前,宣讲员韩笑讲述着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历史,不少观众潸然泪下;“流亡恨”情景再现让观众深切体会东北民众的颠沛之苦;关东军机密档案以“实物+电子”形式公开展示,不少观众仔细查阅真实的历史细节。
  展厅里矗立着一面长8米、高4米的“国歌墙”,镌刻着1935年版的《义勇军进行曲》曲谱与抗日英雄群体浮雕像。每当观众走近这面墙,激昂的歌声就会从这里传来,不少观众会情不自禁地跟随旋律轻声合唱。
  近年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持续优化展陈,并借助数字技术生动再现历史。比如,通过光影声效融合,真实还原赵一曼狱中斗争和东北将士林海雪原艰苦作战的场景,让观众沉浸式走进那段峥嵘岁月。
  今年8月,“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特展”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展,并同步启动全国66家博物馆、纪念馆联动巡展,通过2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百余件实物档案及审判文献,系统完整再现了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太原两地,对45名日本战犯进行公开审判的历史全貌,深刻展现历史真相与正义使命。
  如何让更多青少年读懂中国抗战历史?“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范丽红说,博物馆将研学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开发了“寻访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走近抗战英雄”等系列课程,编撰了《一份特殊的宣言》等研学教材,年均接待研学观众超20万人次。
  每逢纪念日、节假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还会举办讲述红色故事、齐唱国歌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带领青少年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此外,“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还编创了历史舞台剧《黑土英魂》,由博物馆小学生志愿者出演,将环环相扣的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抗战历史更加立体鲜活。
  在文创开发方面,“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通过创新设计和现代传播手段,让红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博物馆文创开发团队负责人张新颖介绍,他们深入挖掘历史元素,研发出抗战历史绘本、红色主题邮册、“抗战记忆”拼图等系列作品,颇受观众青睐。
  “每年9月18日前后,博物馆的参观量都会激增。”范丽红说,“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已经成为警示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文化高地和精神家园。(周凤文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