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内蒙古
内蒙古
彰显草原文化魅力
——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文化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2010-09-14 10: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易硕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0-09-14
  中国文化报记者阿勒得尔图 通讯员祁恒峰 郝成报道: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虽然落下了帷幕,但对内蒙古鄂尔多斯来说,余音绕梁。日前召开的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以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为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弘扬鄂尔多斯民族文化,展示了鄂尔多斯的独特风采,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一场艺术盛宴。

  活动精彩纷呈 共享文化成果

  本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特色鲜明。

  中外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展演好戏连台。大会期间,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北京爱民歌舞团和哈萨克斯坦功勋歌舞团等8个国内外文艺团体先后来到鄂尔多斯演出,接待观众3万多人次。中外精品舞台剧目展演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深受好评。“记忆·传承——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涉及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代表性项目和内蒙古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部分代表性项目。展览历时11天,参观人数达3万多人次,受到相关领导及国内外来宾的高度评价,为宣传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中国画、油画展精品荟萃。“第六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面向全国征集作品,共展出作品335件,为鄂尔多斯带来一次高品位的文化盛宴,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鄂尔多斯书画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鄂尔多斯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研讨会主题是“鄂尔多斯青铜器与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北方草原通道”,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国以及我国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的召开,对推动鄂尔多斯青铜器和北方草原青铜器文化研究,推进地区间、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具有深远的意义。

  鄂尔多斯青铜器精品展风格独特,广受好评。该展览共展出各类鄂尔多斯青铜器1000多件(套)和近40幅相关图片,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享誉海内外的鄂尔多斯青铜器的优美造型、独特艺术风格,以及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

   凸显文化重要性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文化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各项文化活动的举办,提升了鄂尔多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对鄂尔多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文化系统干部队伍得到全面锻炼和检验,增强了他们驾驭地区性大型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时间紧、任务重,大会各项文化活动能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关系到大会整体活动的成败。文化主管部门领导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整体协调、重点落实,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付出了超乎寻常的艰辛努力。各项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又一次考验和证明了文化部门驾驭地区性大型文化活动的管理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充分体现了鄂尔多斯文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

  推动鄂尔多斯艺术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大会前期,鄂尔多斯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树立精品意识,确立精品导向,通过打造舞台艺术精品提升艺术生产力。各专业文艺团队奉献了一批精彩的舞台艺术作品,极大地繁荣了演出市场。艺术创作和精品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一批艺术新人脱颖而出,充分显示出鄂尔多斯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勃勃生机。大会期间,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少儿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主题突出、丰富多彩,活跃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主办方坚持群众性、参与性和娱乐性的原则,为广大市民构筑了一展才艺的平台,举办了一系列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大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思想境界。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进共同繁荣与发展。这是一届规格高、规模大、项目丰富、影响力大的国际性盛会,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形成了空前浓厚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氛围,体现出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理念。

  可以说,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是当地建设文化强市、塑造地区形象、提升综合实力的成功之举,充分展示了鄂尔多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