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自2005年以来,在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指导下,由呼和浩特市文化局牵头的品牌文化活动——“文化进社区”大型公益活动,依托社区文化设施和工作力量,吸引13万人次参与演出,超过150万人次观看或从中受益。
立足公益,惠民为本
“文化进社区”活动坚持立足公益、服务群众的原则,几年来,全市百余个专业文艺团体和群众文艺团体的近万名文艺工作者参加演出千余场次,踏遍了呼和浩特市9个旗县区的100多个社区、乡村、广场,参与群众达百万人次。每年200场的公益演出,让呼和浩特的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
第六届“文化进社区”活动中,主办方促成文化与公益事业联姻,先后在儿童节、建军节、中秋节等专场活动捐赠或带动有关单位、个人捐款,并开展了帮助贫困地区学校建图书馆,帮扶社区贫苦户、贫苦党员家庭等公益活动,直接受益者超过5000人。
单一到综合,活动日益成熟
经过发展,呼和浩特市“文化进社区”活动已经从单一的文艺演出,变成宣传政策、传播知识、展示风采和才艺的综合性文化活动。
据统计,2005年首届“文化进社区”活动吸引社区文艺爱好者和社会文艺团体开展文艺演出50场,5000多人次参与演出,约15万人次观看演出,整个活动以文艺演出一项内容为主。2010年第六届“文化进社区” 活动,历时5个月,主要包括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知识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13项活动,走进全市121个社区、乡村、广场,完成宣传演出230场,3万多人直接参与各项活动,50多万人观看演出,直接公益投入或拉动社会公益投入10多万元。
“文化进社区”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群众参与度最广的群众文化活动,吸引了一大批热心文化事业的团体和个人参与到公益文化活动的行列中。居民的认可度也逐年提高,群众参与人数逐年增加,仅2009年第五届“文化进社区”的群众参与人数就超过了前4届的总和。一种“群众文化群众做”的新型社区文化活动形式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规范化发展,树立群文品牌
作为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进社区”活动开展6年来,始终以持续走进社区开展文艺演出和政策、知识宣传为主。为改变活动单一的局面,“文化进社区”实现了认真开展日常活动、重点打造节庆活动的转变,在昭君文化节、建军节、国庆节期间开展日常进社区活动的同时,也走进新华广场、八一社区等地开展节庆捐赠和帮扶活动。
为引导呼和浩特群众文化活动由自发开展向科学化、常态化发展转变,今年,活动承办单位内蒙古新思路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聘请专家为活动创作了主题歌《美丽家园》和主题诗歌,还加大力度对社区居民、社会文艺团体的培训、包装和表彰,把广大社区居民和社会文艺团体培养成群众文化活动的长期资源。在本届活动中,受推荐的优秀文化人才、文艺团体共39个,是历届最多。
已经成功举办6届的“文化进社区”大型公益活动坚持回报社会、服务社区的宗旨,始终坚持做公益活动、品牌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社会效益明显。2008年,“文化进社区”活动被评为“呼和浩特市十佳活动”之一;2010年,该活动被写入《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常委会2010年工作要点》。
据悉,2011年呼和浩特市第七届“文化进社区”大型公益活动方案(初稿)已经完成。借助这一平台,呼和浩特群众文化活动正朝着立足文化优势,继续推动民族文化大市建设的方向迈进。
上一篇: 呼和浩特市举办文化市场执法培训班 |
下一篇: 内蒙古命名一批科普乌兰牧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