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空间广阔
——访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志诚
发布时间:2012-02-20 09: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2-20
中国文化报驻内蒙古记者阿勒得尔图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记者就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等问题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志诚。
记者: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如何在实施过程中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王志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在八届十九次全委会上明确提出,要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并且写进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中。从此,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强区建设融入到文化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我们一定要增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自觉和自信,深刻认识到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构建和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由经济大区向经济强区跨越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内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打造民族精神高地、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内蒙古,既要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让群众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要集中力量把文化建设搞上去,让群众享有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这是内蒙古自治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民族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强文化惠民、保障边疆文化安全、推进富民强区的重要性,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调整我区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
记者:在过去的一年里,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有哪些可圈可点的成绩?
王志诚: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内蒙古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内蒙古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文化建设单独列了一章,并根据自治区党委关于编制规划的意见,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目标。《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描绘出文化建设发展的美好蓝图。
2011年2月,《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这标志着元上都申遗转入国际程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国家文物局及有关部门及时落实经费,使与元上都申遗相关的移民搬迁、道路、电力、水利、草原、安防、监测、外事、环保、城乡建设规划等得以有序推进。
艺术创作生产在打造重点剧目、拓展演出市场方面取得新成果。对已经搬上舞台、较为成熟的剧目,继续打磨提高、精益求精。《鄂尔多斯婚礼》作为优秀保留剧目,演出近300场,获得自治区乌兰夫基金会的表彰奖励;《花落花开》和《拓跋鲜卑》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
文化产业在推动政银合作、发展新兴业态方面再上新台阶。积极联合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与10家银行签订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顺利推进,已有东联影视动漫科技公司、秦直道文化产业园、呼伦贝尔文化园、阿盟定远营旅游开发等项目获得银行贷款9.3亿元,并向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推荐16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记者: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的一年,内蒙古推进文化发展繁荣有哪些新举措?
王志诚:一是要认真做好《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宣传和贯彻实施。二是“十二五”期间,盟市“三馆”(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旗县“两馆”(图书馆、文化馆)要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全部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基础建设和内容建设,着手建设村嘎查(城市社区)文化室,基本实现盟市三馆、旗县两馆、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完善机制和措施,加大舞台艺术创作和精品生产力度,出台《加强舞台艺术创作意见》和《全区“十二五”舞台艺术创作规划》;围绕党的十八大召开,2012年夏天和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将举办艺术院团汇演,展示近年来全区舞台艺术创作成果,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四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出台《自治区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不断充实和扩大自治区文化资源数据库。着力推动“彩云工程”即全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程,力争年内基本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标准化文化馆、群艺馆、文化站和社区文化室,完善机构,充实人员,强化服务。完成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民俗馆、传习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加强全区民族特色博物馆体系建设,把各级各类博物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兴景点。五是重点扶持一批重大项目,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建设传承体系,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做好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六是进一步形成大改革大开放大交流的格局,提升文化对外交流层次,不断提升草原文化的影响力。七是加强文化系统自身建设,提高文化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内蒙古民族文化发展繁荣面临大好机遇,前景无限美好。文化系统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紧迫的责任意识、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更加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更加奋发有为的事业激情,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