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召开全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成果总结推进会
发布时间:2015-11-24 09:38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5-11-24

  近日,为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改革成果,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在包头市召开了全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成果总结推进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厅厅长佟国清,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韩昀祥,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赵新民,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分管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自治区文化厅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试点地区文新广局主要领导,各试点单位主要负责人共36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试点地区和单位按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要求,汇报了各自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初步总结了改革成果。会议对如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会上,自治区文化厅部署了年底组成验收组,深入试点地区和单位进行督查验收工作有关事宜。

  从改革试点地区和单位汇报情况来看,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有序推进。 

  对理事会的定位和职责进行多样化探索。法人治理结构9个试点单位都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除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外,各试点单位全部完成理事会章程草案拟定上报工作。草拟了理事会章程。为保证理事会在本单位公共文化服务中切实发挥应有作用,各试点单位结合实际,对各自的理事会职责进行了明确定位。理事会成员构成坚持典型、精干和高效原则。各试点单位本着成员结构多样性、来源广泛性、身份公开性和公众参与性原则,吸收政府出资人、行业专家、社会代表(包括人大或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和内部职工代表等,除馆内代表,理事多来自高校、社区、企业、社团、媒体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使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与服务对象的沟通渠道畅通多样。理事会成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试点单位理事会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后,社会关注度明显提高,公共服务社会效益明显增强。

  二是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了协调机制。通辽市科尔沁区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都成立了政府领导任组长,政府各职能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参与的改革试点领导小组,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并召开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进行专门研究,听取改革进展汇报,协调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制定并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通辽市科尔沁区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特别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对当地乡村文化服务设施进行全面摸底,整合各方文体资源和项目,打造乡村文化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各试点地区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各地都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目标。如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都制定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标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探索并落实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要求,各试点地区参照国家公共文化最低服务标准(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目前没有公布),努力建立符合广大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指标合理、易于操作的当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模式。

  韩昀祥在听取与会代表的汇报后,作了指导性讲话,肯定了各试点地区、单位在改革试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了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佟国清在讲话中强调:一是增强全局意识,从战略高度布局和谋划文化改革与发展;二是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务求实效;三是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举措和办法,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成果;四是锤炼作风、健全机制,保障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这次会议,达到了进一步摸清情况、总结经验、交流成果、加强指导的目的,各改革试点地区和单位对各自承担的改革任务重要性和完成时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下一步,文化厅将组成改革试点工作督查验收小组,分别深入各试点地区和单位,开展督查和验收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的圆满完成。(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