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日前,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民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扶贫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对照《纲要》要求,着力实现“十三五”全区文化发展与《纲要》要求同频共振。
补短板,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重点是推进县乡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十三五”期间,实施县区“两馆”标准化建设项目、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新建和改建16个县(区)标准化图书馆、文化馆,建设50个乡镇标准化文化站、606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统筹协调,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的基础上,补齐中南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短板。
兜底线,切实保障贫困地区人民生活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加大中南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持续开展“欢乐宁夏”群众文艺会演、“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演出等群众性品牌活动和“六下乡”,每年送戏下乡演出1600场,广场文化演出1500场,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群众100万人次。全面提升送戏到贫困地区的比例,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向贫困地区开放的力度,丰富贫困地区人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畅渠道,打通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宁夏农民文化大院建设依托民间乡土人才、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做法得到中央领导肯定,“十三五”期间,全区将扶持、培育、创新更加机动灵活的流动文化服务网络,扩大辐射半径。创新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模式,推动贫困地区图书馆实现错时服务、延时服务。
促发展,带动贫苦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将文化帮扶作为支持贫困地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实施产业带动,增强西吉马兰刺绣公司等中小微文化企业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强化项目拉动,加快海原回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发挥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
上一篇: 宁夏文化工作要在主动融入上绵绵用力 久久为功 |
下一篇: 宁夏石嘴山市三步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