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宁夏
宁夏
宁夏大剧院坚持创新引领打造宁夏靓丽文化名片
发布时间:2016-02-18 09:35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6-02-18

  2015年9月运营以来,宁夏大剧院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建好、管好、用好大剧院,将大剧院打造成为宁夏的文化名片”的指示精神,以创新引领为动力,以建立“四个机制”、实现“四大愿景”为目标,狠抓演出运营、文化惠民和规范管理,开启了宁夏专业文艺演出新篇章,正在成为宁夏最靓丽的文化名片。截至目前,共引进中外经典名剧10部,上演宁夏原创作品4部,举办专题文艺演出6场,累计演出剧目达20部37场次、观众3.7万余人次。

  建立四个机制。一是专业化管理机制。着力加强体系化制度建设,印发《宁夏大剧院各部门操作规范汇编》,对岗位划分、职责设置、管理流程、服务标准作出具体规范要求,让员工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着力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既在集团内部调配人员,又面向全国“招兵买马”,组建了一支懂艺术、会管理、善营销的专业团队,抽调和聘请了一批舞台机械、灯光音响、网络运营等技术人才,为剧院专业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多元化引进机制。借助国家项目平台,把国字号精品展演剧目《红灯记》等引进宁夏,让红色经典激荡百姓生活;借助全国演艺平台,与全国46个演艺院团签订协议,引进《丝路梦寻》《大梦敦煌》等原创优秀剧目来宁演出;借助自身创作平台,让《狗儿爷涅槃》《九州花儿美》等本地优秀剧目能演得起、让百姓看得上;还加入了中国国际剧院演出联盟,为今后借助跨区院线平台引进剧目创造了条件。三是立体化营销机制。为扩大演出剧目的民众知晓度、购票意愿度,宁夏大剧院一方面联系传统媒体,与宁夏广播电视台、宁夏报业集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扩大演出影响力。另一方面,用好新兴媒体,建成宁夏大剧院网,加入宁夏文化微信联盟,使每场演出都得以有效传播。同时还通过网络,向青少年推送《骗子》等特色剧目,取得了良好成效。四是人性化服务机制。围绕演出院团、广大观众的不同需求,坚持共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力争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对来宁演出剧团从宾馆最低价预定、全程接送都制定工作流程,并根据剧团要求随时提供个性化服务。对广大观众,细分目标人群,让《天鹅湖》《洪湖赤卫队》《新年音乐会》等高端剧目走商演,让《红灯记》等红色经典惠民众,并主动联系银川各社区为群众提供低价票,让中老年观众在回忆经典中感念新生活。

  实现四大愿景。一是成为宁夏演艺事业发展的最高殿堂。引进昆曲《牡丹亭》、舞剧《大梦敦煌》等一批脍炙人口、盛传于世的精品佳作,在发挥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功能的同时,也让宁夏文艺工作者亲身领略了名家大作的创新所在,为今后宁夏推出经得起人民检验的自治区60大庆献礼精品提供了积极借鉴。二是成为文艺教育普及的示范高地。与宁夏总工会、自治区老干部局、银川各社区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塞上音乐会》《狗儿爷涅槃》等惠民演出中,既推行直联便民、低价惠民,又开展各类艺术互动活动,让更多群众走进大剧院、享受大剧院,既提升了群众的文艺鉴赏力,也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三是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最佳平台。2015中阿博览会主题晚会《丝路金桥》让建成后的大剧院首次亮相就赢得了开门红;中东3国与我国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让中外嘉宾交口称赞;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艺术家带来的《奥斯卡金曲回放》等国外精品也在此绽放,为中外民心相通编织了有效纽带。四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启动了剧院“滴灌工程”,通过开设会员制,在文艺爱好者中培育长期观众;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天鹅湖》等剧目赢得了较好票房收入;联手知名旅游演艺项目《风中少林》制作方,着力打造旅游演艺剧目《千回宁夏》,开拓旅游演艺市场。(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