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宁夏大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一是抢抓机遇,先行先试。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按照文化部、财政部部署,自2011年开始,先后实施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处于西部领先地位。二是分步实施,重点突出。银川市、石嘴山市分别于2013、2016年被命名为第一、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吴忠市公共文化服务进慈善产业园区被命名为第二批示范项目,吴忠市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受到文化部督导组好评,固原市公共文化服务进移民新村、中卫市“民办公助”民族文艺团体惠民服务示范项目按计划推进。三是因地制宜,特色鲜明。通过创建,创建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银川市坚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化、服务供给规范化、服务品牌常态化、服务队伍多元化和服务机制长效化,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政府主导是前提,解决问题是重点,满足需求是根本,突出特色是关键,统筹推进是保证”的经验,着力构建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石嘴山市紧紧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力城市转型研究”课题,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推动产业、民生、生态“三大转型”相结合,着力破解创建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长效化、供给均等化、方式多元化,形成了统一规划、覆盖城乡、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网络,极大地满足了资源转型城市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
上一篇: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22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 |
下一篇: 第二届宁夏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将启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