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宁夏
宁夏
宁夏:民间艺人成为致富带头人
发布时间:2023-02-13 11:16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张静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2023-02-13
  今年春节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潮湖瑞宝工艺葫芦扶贫工坊里,葫芦烙(刻)画代表性传承人陶瑞珍指导村民在葫芦上烙画,以便按时完成订单;在银川非遗麻编扶贫就业工坊,麻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璟正在通过公益微课堂视频教学;在银川市镇北堡西部影城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伏兆娥工作室里,游客排队购买伏兆娥现场创作的兔年剪纸作品。
  近年来,宁夏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5家非遗工坊被评为国家级就业工坊,贺兰砚、葫芦烙画、麻编等30多个非遗项目开发的产品获得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奖项,一些非遗项目正在转化成为新兴文创产业,成为宁夏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亮点。
  葫芦上绘出致富路
  采菊饮酒图、八骏图、福禄寿图,十二生肖图……一个个色泽光艳、形态喜人的葫芦刻画作品让人爱不释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葫芦谐音‘福禄’,每年春节前我们的刻画葫芦订单量都很多,大家都很忙。”1月20日,在潮湖瑞宝工艺葫芦扶贫工坊,陶瑞珍说,订单很多,春节不放假也要保质保量供货。
  “我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潮湖村。我的葫芦画手艺是和爷爷学的,爷爷是当地有名的能人,绘画、书法、剪纸,样样精通。15岁时,我看见爷爷用香烫葫芦作画,觉得很好玩,就缠着爷爷教我。”陶瑞珍说,算下来自己是家里葫芦画的第四代传承人。
  陶瑞珍介绍,葫芦画创作讲究刻、烙、画,刻即在葫芦还长在秧上有八成熟时进行刻画,烙即在成熟的葫芦上进行烙画,画即在成熟的葫芦上对画面进行彩绘。
  2012年,陶瑞珍受邀参加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展览,她的葫芦烙画作品赢得参展嘉宾赞赏,被高价买走,几天下来200个葫芦烙画赚了2万元。于是,陶瑞珍产生了将葫芦烙画产业化的想法。
  回到村里后,陶瑞珍发动村里的妇女种葫芦,并教授她们葫芦的种植技巧和烙画技艺。2013年6月,经过精心筹备,石嘴山潮湖瑞宝工艺葫芦专业合作社在陶瑞珍的小院里挂牌成立。合作社与就业创业服务部门联合,在新时代农民讲堂开办葫芦种植、烫画葫芦制作等培训班,同时拓宽销售渠道,线上线下立体销售。
  如今,陶瑞珍的葫芦种植基地年产3万只葫芦,年产值105万元,带动周边村民从事葫芦种植、葫芦烙画,年培训人员近900人,其中残疾人近200人。
  “我跟陶老师学画有十多年了。如今在银川开了小门店,专门卖葫芦烙画,这几年葫芦画销售虽然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但一个月也有5000多元的收入。今年春节期间,订单太多做不过来,还请陶老师的工坊帮助完成订单。”葫芦画手艺人任建和说。
  陶瑞珍说,现在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非遗扶持政策越来越好,她被评定为葫芦烙(刻)画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创作基地被评定为扶贫工坊,跟她学葫芦烙画的20多个学生也被评定为葫芦烙(刻)画代表性传承人。陶瑞珍的葫芦刻画、烙画等作品还先后获得国家和地方的各类金、银、铜奖50多次,并到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参加文化交流。
  近年来的寒假、暑假期间,陶瑞珍还举办小学生葫芦烙画培训班。“我只是一个农民,我和村民们要把葫芦烙画这一非遗传承下去,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现代生活。”陶瑞珍说。
  麻绳编出幸福生活
  一团麻绳、一根树枝、一块木板、一个铁环,使用这些材料就能即兴编出耐看又耐用的物件来。小到杯垫、玩偶,大到画作、工艺品,随着麻绳在指尖穿梭,一个个精致的作品在张璟的手中诞生。春节前后,张璟的公益微课堂视频教学点击关注量快速增加。
  春节前,张璟来到月牙湖乡扶贫车间为40多名参与麻编产品订单加工的村民发放工资。有着两年麻编制作经验的周凤琴领取到了2000多元。
  麻编工艺品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不仅美观,而且具有吸潮、透气、坚韧、不易腐蚀等优点,历来受消费者喜爱。
  1967年出生于宁夏的张璟,是张氏麻编的第四代传承人。在传承麻编古老编织、缠绕、钩挑、搓拧、缝缀等技法的基础上,张璟将传统麻编与现代艺术巧妙结合,并注册“巴鸟麻编”商标,创新开发出收纳筐、玩偶挂件、背包、杯垫、地垫、门垫、太阳帽、麻编壁挂等生活用品120余种,完成12项知识产权登记和十项扶贫产品的外观专利申请。
  2019年,张璟牵头设计制作的“丝路骆驼钥匙扣”“青山遮不住贺兰山岩画手机包、挎包系列”入选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中国礼”中国驻外使节日常交流伴手礼采购清单。2021年5月,张璟参加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麻编文创产品备受观众欢迎,连样品都销售一空。张璟的麻编作品还先后被多家美术馆及收藏机构收藏,并在美国、俄罗斯、法国、葡萄牙、比利时、德国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另外,张璟的麻编扶贫产品“手作玩偶系列”荣获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2020年,她创办的麻编扶贫工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评为自治区级非遗扶贫工坊。
  近年来,张璟积极在移民贫困村推广麻编,给当地留守妇女、空巢老人、残疾人传授麻编技艺,带动大家一同致富奔小康。
  张璟带领巴鸟麻编扶贫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集中力量重点培育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非遗麻编扶贫就业工坊手工产业,帮助村民发展生产,建设美丽乡村。2020年,张璟在滨河家园四村线上线下培训400人次,其中,通过考核达到优选技术熟练工人水平的有50多人。村民从事麻编工作月收入增加了500元至2200元。
  现在,非遗麻编扶贫就业工坊正与河东机场、宁夏博物馆、韩美林艺术馆、西夏王陵博物馆、镇北堡影视城、沙坡头景区、贺兰山岩画建立营销合作,带动更多人通过麻编这一非遗项目过上幸福生活。
  剪纸讲出中国故事
  现场创作兔年吉祥作品,根据游客面部特征剪出头像,为游客剪属相动物……春节期间,伏兆娥每次出场都成为游客关注的焦点。
  伏兆娥1960年出生于宁夏海原县,从6岁起就跟着姥姥和母亲学剪纸。伏兆娥说,那个时候家乡十分穷困,但是人们苦中作乐,将剪纸这个手艺代代相传。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伏兆娥的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宁夏北方的粗犷也有江南的细腻。“我可以脱稿剪纸,心里如何想的手上就怎么剪。”
  1994开始,伏兆娥先后为电影《这女人这辈子》《黄河绝恋》、电视剧《大漠豪情》《边城落日》《生死腾格里》、电视片《妈妈的绿窗花》等提供所有的剪纸艺术作品,并两次获得美工设计奖项。1997年,伏兆娥受邀入驻镇北堡西部影城,为中外游客现场剪肖像,20多年为游客剪了近10万幅人物头像。2017年11月,伏兆娥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定要传承下去,不能让传统剪纸艺术失传。”50多年来,伏兆娥没有停止学习、创作的脚步,万剪不断、疏密结合、月牙纹、锯齿纹、贯钱纹、对称性……各种剪纸技艺都得心应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学习、传承剪纸,她出版书籍《伏兆娥剪纸集》《怎样学剪纸》等,还为宁夏200多名美术老师进行免费培训。
  为了让更多人通过剪纸增加收入,伏兆娥一个村一个村地为村里的妇女们免费传授剪纸技能,通过“企业+协会+农户”的模式,让更多农村妇女受益。
  2021年春节期间,一个以中国“年”故事为背景的剪纸动画《过年》大放异彩。这个短片选用了伏兆娥的剪纸素材,以创新手段将剪纸与二维动画相结合,展示了春节丰富多彩的文化民俗魅力。《过年》项目策划之一就是伏兆娥的女儿李剑,也是这个家族剪纸技艺第四代传承人。
  2009年,李剑大学毕业后回到宁夏创业,她创立了艺盟文创公司,将母亲伏兆娥的剪纸艺术融入贺卡、挂历、丝绸剪纸和精装文化礼品等文创产品中,不断以“传统剪纸+文创+教育+科技+动漫”的转化模式寻求剪纸艺术普及的发展之道,短短几年间便将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年销售额达500万元的公司,还带动许多人依靠剪纸脱贫致富。
  “你看,这是我给孩子们设计的剪纸书,孩子们拿起剪刀就可以剪这些形象,非遗传承就得从娃娃抓起!” 伏兆娥希望能带动更多手艺人通过技术转型实现产业化的发展,也希望培养孩子从小对剪纸艺术的兴趣、感受到剪纸的魅力。
  “剪纸里有说不完的故事。”伏兆娥说,她毕生都在用一把剪刀讲故事,讲老百姓的故事、讲宁夏的故事、讲中国的故事。未来,她还要一直讲下去。(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