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四川
四川
让非遗文化与百姓“说说话”
发布时间:2022-10-12 11: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张静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10-12
  2022年国庆期间,作为全新的成都夜游场景——夜游锦江沿线又新增了多处艺术装置。其中,一只在空中走钢索的熊猫横跨锦江两岸,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据了解,“钢索熊猫”是全新上线的艺术装置“成都平衡”。该装置由北京2008奥运会奖牌“金镶玉”主创设计师、荣获多项国内外照明设计奖的刘洋亲自设计,并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道明竹编的传承人杨隆梅亲自制作。夜幕降临,钢索上的竹编熊猫发出微光,随风摇曳,在色彩与光影的流动变化下呈现出憨态可掬的姿态。
  近年来,四川不断创新非遗保护传承场景,用百姓有认同、能感知、可体验的方式,着力推动非遗保护成果全民共享,让系列非遗项目走到百姓身边,和大家“说说话”。
  今年7月9日,“天府根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暨四川省黄河流域非遗展”开幕,活动通过实物展示与活态展演、现场传承与网络传播相结合的创新形式,集中展示了四川省非遗保护传承创新成果,也同时开启了省非遗馆(省非遗中心)常态化非遗展览的序幕。
  活动现场,蜀锦,成都漆艺、银花丝制作技艺,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唐昌布鞋制作技艺制作技艺、夹江年画等项目的非遗传承人均在展厅为观众讲述技艺与故事。无论是白发老人还是学子孩童,都仔细地聆听讲述。“这些漆器都太漂亮了,展示了我国的工匠精神。”来自成都市温江区的于蓉说,她小时候就住在成都金河路漆器厂附近,老家的摆件、餐具很多都是漆器产品。“时隔几十年再次看到这些熟悉的东西,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亲切温馨。”通过这次展览,于蓉也知晓了随着时代发展,漆器生产的技艺也在改进,尝试与现代生活接轨,她盼望类似的活动多一点,能让更多的老技艺走进千家万户。
  非遗要有活力,就要“见人见物见生活”。8月9日,四川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在乐山市乐山广场举办。现场,独具民族风味的彝婚彝俗娶新娘、彝族式摔跤,上下翻动间翩如蝴蝶、捷似雄鹰;刚柔并济的峨眉武术引人屏息凝视;舒展优美的中华太极拳兼具大松大软与磅礴气势,引得观众连连拍手叫绝。
  据了解,从2011年至今,四川省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体育健身项目达51项。此次展演也是四川第二次在省运会中配套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展演活动。“非遗文化往往隐于寻常,百姓日用而不觉,历经数千年嬗变不曾中断,显示着一个文明体系的定力和凝聚力。”四川省体育博物馆馆长秦勤认为,借力重大赛事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四川优秀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既展现了巴蜀体育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也丰富了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近日即将举办的第二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也印证了四川非遗正不断融入百姓生活,焕发新活力。此次大赛于今年1月启动,参赛作品充分汲取凉山20项国家级、113项省级和340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特色元素,以此作为创作灵感,按照“彝族服饰、彝毡彝绣创新设计”“凉山手作·鼎”“彝族传统纹样印染工艺研发”的创作主题投稿,共收到全国11个省92组团体及独立设计师463件参赛作品。获奖作品将正式入驻“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获得唯品会和非遗官方渠道的宣传和产品推介,实现凉山非遗文创产品从创意到落地的全流程孵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现形式上,本届大赛勇于创新,采用模块化自由拼装,除赛事主会场的时尚路演秀外还准备了4个分会场活动,分别是“凉山手作”非遗扶贫产品展、“创享凉山选手说”主题交流会、“看见凉山非遗”影像展、“非遗在身边”新媒体互动直播,全部活动免费对大众开放。(付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