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山东
山东
打开市场添活力
——青岛市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纪实
发布时间:2011-05-06 14:4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05-06
  中国文化报记者李珊珊报道: 在山东省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港的个人电脑里,收藏着青岛市及周边地区多家企业的官方网址,通过密切关注这些企业的活动公告,黄港为转企改制后的青岛市歌舞剧院寻找到了多次商演机会。他说,转企改制后的院团决不能再“等、靠、要”,把握市场需求,主动出击,才能开辟更广阔的演出市场。

  改革前,青岛市共有6家市直文艺院团:青岛市歌舞剧院、青岛市民族艺术剧院、青岛市曲艺团、青岛市话剧院、青岛市京剧院、青岛交响乐团。除2005年建团伊始便实行演奏员签约新体制的青岛交响乐团外,其余5家院团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进行体制改革。在青岛市歌舞剧院、市民族艺术剧院、市曲艺团合并组建为市歌舞剧院的基础上,2009年12月30日,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成立。随后,青岛市话剧院有限公司和青岛市京剧院有限公司也于2010年8月6日挂牌。下一步,青岛市准备组建青岛演艺集团,目前正在进行调研工作。

  改革激发活力

  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自挂牌以来,大胆对艺术生产、人事分配、工作模式、行政管理等机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召开了职代会,通过了“内部机构设置”“演出项目成本核算制”“工资分配方案”等9项新制度;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剧节目的策划与营销;建立了市场营销项目制、演出活动代理制、创作人员委约制、演职人员聘用制等新的创作营销新模式,调动了演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制定了《演出工作日志制度》,为演职员考核和工资分配提供了依据;推出演出项目制作人制,成功策划推出了《盛世和谐》梵呗音乐会等演出项目。

  青岛市话剧院有限公司和青岛市京剧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以来,主动出击,抢占市场,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市话剧院有限公司推出的小剧场话剧《武林外传》、《蚁族》等获得成功,校园青春剧《向前向前》获第八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最佳剧目奖第一名;市京剧院有限公司自筹资金改造小剧场,组织儿童京剧《生死峡谷》等赴上海等地开拓演出市场,广受好评。2010年,这些转企改制后的院团共演出742场,收入达1046.61万元,演出场次和收入同比增长了8%和63%。

  “我认为人才的涌现是青岛转企改制工作中最成功的一点。”青岛市文广新局组织人事处处长郝红说。一直抓人事工作的她格外关注转制中“人”的问题。除了妥善解决老艺术家的待遇问题、充分激发年轻演员的活力之外,郝红还提出要对不到退休年龄又不适合登台演出的演员们开展转岗再培训工作。“一方面转企后的院团缺乏真正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另一方面大批熟悉本行业工作但不再适合登台表演的演员面临转岗再就业。通过培训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使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配套政策的保障下,青岛各院团的转企改制工作真正做到了退休人员放心、在岗人员舒心、转岗人员安心,三方满意,全员稳定。

  多渠道开拓市场

  在坚持艺术生产为主的同时,转企改制文艺院团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寻求多元化发展。黄港说,抓政府市场、抓企业市场、抓市民文化市场是他们目前的营销思路。

  每年的政府庆典、企业年会等都是转企改制后的院团眼中的好机会,他们毛遂自荐、主动出击,拿下了不少演出合同。现在,不仅青岛本地,烟台、潍坊、日照等周边地区的政府和企业活动中都活跃着青岛各院团的身影。以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为例,公司现下设歌舞团、交响乐团、曲艺团、民族乐团、吕剧团、合唱团、舞美队、艺术中心、艺术培训学校等业务单位,可以同时演出8台不同晚会。多元的演出形式满足了市场不同需求,他们组织、承办了青岛国际啤酒节、海洋节、青岛市迎春茶会等演出,多次为青岛海尔、海信等企事业单位策划举办庆典活动。黄港告诉记者,这些商演多的30万元,少的3万元、5万元,有时在大剧场演,有时走基层下车间,但不管演出条件如何,只要有上台的机会,演员们都来“争”角色。“演员的生命力在舞台上,演得越多大家心里越踏实,收入也越丰厚,市场的打开为我们的演出队伍注入了活力。”黄港说。

  除了政府、企业的庆典活动外,市民文化生活也是转企改制后院团着力开拓的市场。2010年1月28日至30日,《永远的歌声——邓丽君金曲演唱会》在青岛市人民会堂连演3场,成为青岛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转企改制后打响的第一枪。至今,很多参与了这次演出的演员回忆起一年前的演出盛况,脸上仍洋溢着自豪,“以前我们演出时总要送票给别人,还不见得都来看。这次演出可不一样,甚至有人来院里抢票。观众多,我们演着也有劲儿。感觉自己的劳动被人尊重、受人欢迎”。据悉,截至目前,公司已举办了近10场邓丽君金曲演唱会,没有一场赔钱。“只要是选材得当、处理得好、时机把握得好,市场并不可怕。”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金安谋说。

  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青岛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姜正轩全程参与了青岛市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工作,他深有感触地说:“转企改制走到今天,过程是困难的,结果是理想的。改革为院团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正引领着这些文艺团体从体制藩篱中闯出,向市场大潮中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