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县域作为重要的载体和支撑点,起到了重要作用。记者了解到,在已经确立的“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直属于县市区级政府主管的示范基地就有45家,占总量的 60% 以上。
具有针对性的研修班
本次研修班借助北京大学跨学科研究的优势,整合高端教师资源,专门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文化产业人才开发与管理、文化产业融资、演艺产业的运营模式和成功案例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授,既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最新方针、政策,又有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特别是针对落实中央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对文化产业融资的方式、途径及有关的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分析。研修班期间还安排参观了国家大剧院和北京798艺术区、潘家园等极具北京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为研修班授课,此外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台湾铭传大学、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等单位及北京演艺界的专家学者分别授课。此次研修班也是在前两年北大连续举办两期文化产业高层研修班的基础上,为适应各市、县文化体制改革后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发生的新变化而举办的,并且已经纳入山东2010年“服务业千人培训工程”项目计划。来自山东各市、县文广新局的局长,省直院团、转企改制单位有关负责人等60余人参加了培训。
莒南县副县长郑佩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2月才开始分管文化工作,参加了这次研修班后,听了专家们的讲解才真正明白如何抓文化产业,如何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抓住重点,发挥优势,经营强项,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将本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与其他资源有效整合,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
发展县域文化产业
毫无疑问,县域层面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与振兴的重要力量。县域文化产业的崛起也让我们看到山东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巨大潜力。然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还是提醒说,并不是每个县区都适合发展文化产业,也并不是引进一两个项目就能把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好。这些都是应当面对且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比如芝罘区作为烟台市的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结构优良,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聚集度高,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去年该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芝罘区区长王培歧在课后表示:“我们决心以此次文化产业高层研修班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芝罘区文化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发展特色,以动漫产业为依托,努力打造一条产业引领、基地带动的文化强区之路。”
书画是山东高唐县的特色文化,高唐也是文化部命名的“书画艺术之乡”,具备了进一步发展书画产业的契机和优势。目前该县的书画作者达5000多人,每年都有3000多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展出或到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举办个人展览,为高唐发展书画产业提供了一定的智力基础。高唐每年举办较大规模的书画展上百次,李苦禅艺术馆、孙大石美术馆等各类书画场馆接待参观游客数万人次。市场的巨大需求和高唐的有效供给已经为发展书画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唐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学者们的授课,我们认识到,高唐应借鉴深圳大芬村这个中国油画第一村的发展经验,培植、发展、壮大各类书画经营门店,邀请、吸纳全国各地的画家、画师、画工来高唐发展,将生产的书画销售到国内外,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产业产值。”
打造产学研平台
文化产业是知识、智力、人才集中的产业,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已成为夺取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近年来,山东省非常重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县域等基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加快推动县域文化产业成为山东文化产业主体。
据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介绍,近年来,山东省以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为突破口,着力建设从党政领导干部到文化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再到文化创意专业人才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培养体系,通过在职培训、学历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为进一步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和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搭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2004年开始,山东省文化厅举办了多次针对各地市文化产业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的高层研修班,共有300余名分管文化的市长、县(市)长和文化局长、文化产业科长参加。此外,山东省还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加大对文化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去年4月,山东省文化厅在北京大学举办针对转企改制单位有关负责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负责人,文化企业负责人的高级研修班,不仅提高了学员们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开阔了视野,而且促进了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进而为推动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 打开市场添活力 |
下一篇: 青岛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