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山东
山东
山东省美术馆:免费开放 服务更优
发布时间:2011-04-14 09:4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04-14
  为了让老百姓公平享受公共财政实惠和经济发展成果,响应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山东省美术馆积极行动,在2008年1月已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切实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山东省美术馆馆长徐青峰日前表示,我们不等待、不观望,主动撤除“门槛”,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文化公平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公益讲座和培训常态化

  据介绍,山东省美术馆把公益性讲座和培训服务放在免费开放工作的首位。如该馆开办的“齐鲁美术大讲堂”活动,将邀请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前来举办讲座,每周一讲,每讲2至3天,全年50多个周,平均每周200人次。

  为了提高全省各地市美术馆馆员的美术理论知识、业务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山东省美术馆每月举办一次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班,每年培训200余人。

  为提高少年儿童对美术理论知识的了解和绘画兴趣,山东省美术馆专门开设了针对少年儿童的兴趣班“开启美的大门”。特聘请专门从事少儿教育和美术绘画教育的专家来馆举行儿童系列美术讲座。从绘画技巧和素描、速写等基本的美术入门知识讲起,培养少年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进而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该讲座每月一次,每次授课一周,每次30至50人,全年在500人左右。

  特色品牌展览更具针对性

  山东省美术馆免费开放后,在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服务领域,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化成果和审美活动带来的愉悦。山东省美术馆积极做到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及残障人群体有对应的文化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设计、策划面向这四类人群的展览,并形成制度。例如,针对残障人群体举办的《心弦的触动》雕塑复制作品专场展览,观众不仅可以观看,还可以触摸作品。展览期间,山东省美术馆对每一幅作品都制作有盲文解释标签及简介,请手语老师为残疾观众做讲解。每个展览在开幕式、座谈会、艺术讲座会、安保服务等方面都会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山东省美术馆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深入体贴的服务,不仅增强了特殊群体参与艺术欣赏和认知的热情,也树立了地方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

  资料查询方便快捷

  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观众,适应社会需要,实现美术馆资源共享,进一步扩大美术馆在全社会的影响,扩大文化交流,山东省美术馆还为观众提供了电子阅览室和公共资料查询服务。

  自去年7月启动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来,已有近百人次到该馆查阅和借取相关资料。山东省美术馆还多次派人前往国内各美术高校和美术材料经营单位考察,对美术创作技法和美术材料特性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通报给艺术家。

  山东省美术馆重视网站建设,增加了容量,提升了网站维护和托管力度。同时,美术馆阅览室经过考察和比较,拟购买《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集》等国内外美术杂志及参考书籍等。

  确保观众参观安全舒适

  为确保美术馆免费开放后的公众安全、资源安全及展览设施设备的安全,山东省美术馆除了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外,还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更换,并安装摄像头,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以提高防范意识。

  山东省美术馆免费开放后,预招收部分志愿者作为“美术馆之友”的会员,向社会宣传公民服务意识和公益奉献意识,营造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良好风气。义工人员经培训后,为前来参观的观众做引导服务等工作。

  为了防止因参观人员过多而造成拥挤,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该馆实行凭票限制参观人数制度,同时,引进相应设备,补充完善参观设施。

  山东省美术馆本着提高效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形势下加快美术馆的建设与发展步伐。自免费开放以来,公众除了可以在美术馆欣赏到优秀的展览外,还体验到更优质的教育与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