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济南市文广新局行政审批办公室正式进驻市审批大厅,26项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大厅集中办(受)理,这标志着市文广新系统行政审批事项“两集中、两到位”的改革要求已落实到位。
建立集中审批运行机制。市文广新局是上级对口部门多、审批事项比较多的部门。针对审批职能比较分散,审批权限授权不到位的现象,今年年初,市文广新局即决定推进集中审批改革工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济南市文广新局推进集中审批改革工作方案》,成立了内设机构行政审批办公室,将原分散在5个处室的审批事项向审批办集中、审批办工作人员向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做到了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建立了“一个窗口对外、一个领导分管、一个处室受理、相关处室协同”的集中审批运行机制。同时明确一名局级领导兼任审批办主任,经局长授权负责协调各项审批业务。
实行“首席代表负责制”。审批办主任兼任首席代表,除依法必须由局长或市政府审签的事项外,其他事项的审批权全部授权给首席代表。同时实行首席代表“AB”角制,设立一名副首席代表,当首席代表因出差、开会等不能审签时,授权副首席代表行使审签职能。副首席代表兼任窗口负责人,负责窗口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助首席代表做好与市有关部门、局各业务处室的沟通协调工作。
明确流程,封闭运行、限时办结。审批办明确每一个审批服务事项的办事流程和申报材料。对受理的审批服务事项,按照“封闭运行、内部运转、限时办结”的运行模式集中办理。经办人员受理和办理审批服务事项时,对照规定条件和标准进行审查、审核,符合条件的限时办结,不符合条件的一次性告知补充材料。根据审批事项的不同,实行分类办理制度。对受理的审批服务事项,分别按即办件、承办件、上报件、特办件四种方式办理。做到审批事项在审批大厅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最大可能的方便申请人,避免了办事企业和群众“两头跑”、“多次跑”。
针对上级部门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越来越多的实际情况,市文广新局已作出决定,今后承接的下放审批事项,按规定能下放尽量下放县(市)区,不能下放的一律纳入集中审批范围。
强化监督制约,促进廉洁行政。按照“谁办理,谁负责”的原则,对每个环节明确职责,专人负责,下一个环节负责监督上一个环节。对审批办办结的审批服务事项,业务处室要实时监督,发现存在问题的,及时要求审批办予以纠正。政策法规处负责政策指导把关,局监察室负责对行政审批效能的监督和违规行为的查处,同时,审批办还要接受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确保整个审批服务过程公开透明,促进了廉洁勤政、依法行政。
今年是市文广新系统以“延续后效应,增创新优势,作风更务实,惠民再提升”为主体的“作风建设年”。强力推进集中审批改革,实行行政审批事项“两集中、两到位”,是解决工作中节奏慢、效率低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优化文广新系统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源: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上一篇: 山东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再创佳绩 |
下一篇: 山东青岛出台《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