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山东
山东
山东初步构建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
发布时间:2015-07-22 10:33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5-07-22

  围绕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山东省文化厅着力加强总体谋划,在研究阐发、普及推广、对外传播等3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初步构建起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 

  一是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阐发体系。“大师引进工程”有序推进,省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和省艺术研究院,在名誉馆(院)长指导支持下,深入挖掘整理齐鲁文化,大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逐渐成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文化重镇。启动出版《孔子家语综合研究》、《孟子文献集成》、《儒学与艺术学论丛》等文化典籍和学术专著,开展“《十三经注疏》整理与研究工程”、“海外儒学文献回归计划”,编辑整理《山东珍贵文献丛刊》,山东儒学研究迈上新台阶。儒学研究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山东大学挂牌成立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由许嘉璐先生担任中心名誉理事长,引领儒学研究新高度。 

  二是孔子及儒家思想普及推广体系。完善推广“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尼山书院建设,省、市级图书馆以及超过50%的县(市)区图书馆均已经建成尼山书院。规范各级尼山书院运营管理,在山东大学连续举办5期尼山书院管理骨干培训班,4期师资力量骨干培训班,700余人参加轮训。举办“省尼山书院国学公开课”7讲,省直文化系统各单位负责同志300余人参加现场听课,全省8万余名干部群众通过网络收看。积极推动社区儒学、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全省建成社区(乡村)儒学讲堂近3000个。将社区(乡村)儒学讲堂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在社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儒学讲堂,一大批专家学者走出书斋、走进群众,不计报酬,教书育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接地气、入人心。 

  三是孔子及儒家思想对外传播体系。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突出“孔子”主题,整合非遗、演艺、杂技、图书、书画、文化科技产品等资源,对外传播文明成果,着力推动以孔子及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核心价值层面走出去。对尼山论坛,进一步提升层次、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力。积极向文化部汇报沟通,加强论坛实体化和机制化建设,推动纳入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规划。6月9日在北京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座谈会,围绕促进亚洲多文明对话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进行了专题学术研讨。开展“2015泰国·中国山东文化年”系列交流活动,与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开展“曼谷·尼山论坛”事宜达成共识。抓住青岛被评为2015东亚文化之都的有利时机,积极筹备中日韩“东亚文化之都·尼山论坛”,召开东亚儒家文化论坛,提升我国在东亚文化圈的话语权。积极筹办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确定9月27日在曲阜孔子研究院举行开幕式,以“儒家思想与当代价值建构”为主题,邀请国家领导人及文化部领导出席开幕式。(来源:山东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