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山东
山东
“花城图鉴”绽放泉城
发布时间:2025-09-18 09:4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周祎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5-09-18

  8月25日以来,“花城百花开·泉城绽放”广州市非遗精品展持续在山东省济南市文化馆非遗展厅展出。这是“花城百花开”广州市非遗精品展山东巡展的首站,也是广州非遗项目首次在广州市外进行整体展示。

  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总支书记牟辽川介绍,“花城百花开”广州市非遗精品展源于“花城百花开——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是该馆展现广州非遗总体面貌的常设展览。与以往非遗展馆按照门类或项目来展示不同,该展览以广式生活的不同侧面设置展区,既符合非遗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也充分体现了非遗“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的目标。展览序厅的《花城印象·一览千年》主题影片,按照从汉代至今的时间线索,通过三维动画的形式,以镜头不断穿越的视效手法,追溯广州非遗的发展历史。“花城百花开——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自2023年开幕以来,累计参观者达数百万人次,并被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评为2024年全国非遗传播活动创新案例。

  本次在济南的展出,既有广州城市演变历史、传统技艺的动态影像,也有广彩、广绣、牙雕、玉雕等百余件实物陈列。展览通过“岁时节庆”“医养岭南”“广作华彩”“羊城古仔”“南拳强身”“食在广州”“粤韵流芳”7个主题板块,集中呈现百余项广州非遗瑰宝。在“广作华彩”板块,观众能够欣赏到广州玉雕的精雕细琢、广彩的流光溢彩、广绣的精妙绝伦。在“食在广州”板块,观众可以从腊味的醇厚、凉茶的甘苦里,感受广州的烟火气,读懂“不时不食”的岭南哲学。在“粤韵流芳”板块,传承人用剪纸作品展示了粤剧艺术家红线女、罗家英的舞台形象。此外,观众还可以领略到“岁时节庆”的欢愉、“医养岭南”的智慧、“南拳强身”的刚劲、“羊城古仔”的趣闻。这七大板块就像7朵绽放的岭南繁花,织出一幅鲜活的“花城图鉴”。

  展览现场还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与多媒体展示,将广绣的细腻针法、广彩的明艳色彩、牙雕的精巧绝伦等展现出来,加上多媒体屏幕中对广州市非遗制作流程的动态演示,让观众全方位领略到传统技艺的魅力。开展以来,观展人数持续攀升,周末和节假日更是人气爆棚。“我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广彩,这次在现场看到瓷器盘子上的花纹比想象中的更精致。这次展览把岭南的烟火气搬到了济南,让人大饱眼福。看完展览,我特别想去广州走一走。”观众李女士说。

  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刘鹏说:“展览汇聚了广州市非遗精华,让我深切感受到非遗的多元魅力与深厚底蕴。广州市文化馆深入挖掘本地非遗资源,不仅关注广绣、广彩、粤剧这类大众熟知的项目,还将目光投向一些小众却独具地域特色的非遗技艺,如榄雕、灰塑等。这种对非遗项目全方位、多层次的覆盖,为济南非遗工作带来诸多值得借鉴的思路。”济南微雕青年传承人朱晓玲说:“我在展览中看到了众多非遗技艺同台呈现,既见到了熟悉的传统手法,也发现了同行的创新表达。这种‘同行者众’的氛围让人特别振奋,也为我接下来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牟辽川表示,各地非遗项目需要交流。此前,广州市文化馆结合本地特展项目,打造了一系列非遗展示季活动,搭建了交流平台。例如泥塑体验季举办期间,来自河北玉田、江苏苏州、江苏无锡、陕西宝鸡、广东潮州等地的泥塑项目传承人来到广州市文化馆参加论坛、开办讲座及体验课,向市民、游客介绍非遗项目。在请进来的同时,广州市文化馆也在思考如何让广州非遗走出去。多年来,该馆积极组织广州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及传承人参加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非遗博览会等展会,受到了观众的欢迎。2024年6月,广州市文化馆协调组织了粤剧、广绣、广彩参加“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展示代表作品13件(套),展示了广州非遗的风采。

  此次非遗展览走出岭南、落地泉城,是广州推动非遗工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花城百花开·泉城绽放”广州市非遗精品展将在济南市文化馆展出至10月31日,并计划2025年底在淄博市文化馆展出。(谭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