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文化报记者黎宏河 杨浩鹏 王连文报道: 上海浦东,位于黄浦江的东岸,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与黄浦江西岸的上海城区相比,开发开放20多年来,浦东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文化建设已呈后来居上之势。这里既有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城市新区,也有华东地区典型的农村;既有本地人,也是外来人口(包括外国人)的聚集区。这里还是海派文化与外来文化及国外文化相融共生的地区。这一具有标本意义的代表性区域,其文化建设发展不仅对城市文化建设有参考价值,也对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地区文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550多平方米、藏书4.8万册,每年15万元的购书经费……近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文广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这个被附近居民引以为豪的街道图书馆。
因为便捷,也因为图书类别全、新书上架快,今年上半年,该馆图书借阅流通41157人次,借阅118276册次。该馆连续3年被评为上海市街道(乡镇)特级图书馆。类似的街道(乡镇)特级图书馆在浦东新区还有好几家。
551平方米的康桥镇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开辟了成人和少儿外借区、阅览区,亲子活动室和法律图书角6个功能区,已有藏书3.1万册,2011年借阅67062人次,外借57749册次。目前,该镇还有12个社区图书室和3个馆外服务点。
出门不用坐车,步行10多分钟就能抵达一个街镇社区的文化中心或文化活动室。如今的浦东,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已名副其实。
塘桥社区文化中心位于蓝村路86号,从地图上看,并不起眼,不过,一出地铁,记者的目光就被文化中心那座很有特色的棕色建筑所吸引。而在这个几条地铁的换乘处和数条主干道交汇处,更多的是写字楼和商场。
“如果文化中心这个地方成为商业用地,收益将会很高。”塘桥社区文化中心副主任王锡宝说,但街道还是决定把黄金地段留给公共文化事业。“由于交通便利,这里经常有其他社区的百姓及观光游客过来。为了便民,街道还设立了两条社区巴士路线,方便周边各方位的居民能快捷地来这里。”
在黄浦江边的陆家嘴社区,一个专门为金融白领服务的文化场所——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正在紧张建设,今年底将开门迎客。陆家嘴社区文广中心主任周新国颇为自豪地说,这个4500平方米的场所将有望成为全国首个服务金融白领的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
除了便捷,浦东乡镇街道社区的文化中心面积大、设施全。文化中心比政府大楼气派,是浦东的一大特色,祝桥镇、康桥镇和新场镇的文化中心皆是如此。初到祝桥镇,最令记者感叹的是祝桥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大楼规模。据当地村民介绍,大楼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比镇政府的办公大楼大多了。记者看到,环绕在文化中心周围的,是湖水环绕、绿地葱郁的海天湖公园。
祝桥镇文化活动中心主任张春丽介绍说,文化中心的选址是按照祝桥镇的长远规划确定的,现在已成为整个祝桥镇的地标性建筑,甚至可以说是祝桥镇的镇中心。目前,该镇64个村(居)委也新建有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心,活动中心都配置了农家书屋、数码电影放映设备以及一些活动室;有接近一半的村(居)委有自己的小舞台排练室,每周都有3支以上团队在那里举办活动。
在“镇政府大楼还是租用的”康桥镇,文化中心的一名老员工说,他就是因为看到中心大楼盖得那么气派,才找领导申请调过来工作的,“在这样的场所工作,心情愉悦”。
在浦东新区5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区级文化活动场所4个,乡镇街道一级的文化服务中心38个,城区遍地都是文化广场,农村已村村都有活动室。由上海市委宣传部统一规划建设的公共电子阅览室,为具有相同风格的东方信息苑,已覆盖到全部乡镇街道社区,并建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据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介绍,目前,浦东在建或已经完工的文化中心有3个,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此外,根据浦东新区在上海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另有1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正在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