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上海
上海
上海市加快远郊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步伐
发布时间:2014-02-24 10:05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02-24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目标,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近日,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赴奉贤、崇明、嘉定等地,对远郊区县特别是大型居住社区和人口导入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开展专题调研,与区县党委、政府共同研究提升远郊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

  目前,上海远郊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服务水平等与中心城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从设施建设看,中心城区平均每4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而郊区平均每3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例如,奉贤区奉城镇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仅有的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从服务水平看,中心城区社区文化中心普遍开放时间较长,服务项目较丰富。比如,闸北区临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天开放15个小时,服务项目40余个,年服务人次超过70万。但部分远郊地区仅有不到10个服务项目,服务人次不足市区的10%,个别中心还存在活动场所被挤占挪用的现象。同时,高水平的文化资源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远郊地区覆盖较少。

  2014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将以保基本、促均衡为原则,把远郊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点地区。一是指导区县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在“十二五”期末消除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空白点,在大型居住社区、新镇等人口集聚地区因地制宜建设社区文化设施。二是要按照区县人口结构、区域特色、资源分布情况,制订市级公共文化配送方案,明确专项资金使用额度和内容数量,重点加大对远郊地区的保障力度,并指导各远郊区县建立本区县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机构,集聚本区域各类文化主体和资源,注重挖掘地域特色,倡导多样化和普惠性,与市级资源形成联动,逐步形成大配送、大循环格局,使远郊区县达到本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三是要整合、挖掘、培育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远郊区县公共文化服务,丰富文化内容资源。创建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内容库,整合联动全市宣传、文化、教育等优质内容资源,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市文联、市作协、上影集团、中福会和国有民营院团、文化场馆和单位、专业艺术院校和各类学生艺术团纳入产品供应范畴,并继续面向社会征集资源,不断丰富远郊区县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四是探索建立市局和远郊区县的工作联动机制,包括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等,协调解决推进远郊区县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来源: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