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上海
上海
海派非遗新体验 长宁文旅有惊喜
——上海长宁“非遗+”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实践
发布时间:2023-06-16 09: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周祎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3-06-16

  讲好“长宁故事”

  打造非遗推广新场景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长宁沪剧艺术馆正式开馆。该馆集聚馆史展示呈现、艺术研究、戏曲创作、互动点播、沉浸观赏等多种体验为一体,是沪剧展示新平台,也是非遗传播新空间,更是文旅融合新场景。作为全国首家沪剧艺术馆,这里运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立体化、故事化地展现长宁沪剧团的历史,不仅呈现了长宁沪剧团70余年发展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事件,还蕴含着长宁沪剧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和新生机。

  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沪剧在长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海长宁沪剧团成立于1949年,前身为努力沪剧团,现隶属于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是上海唯一一家区属沪剧传承保护专业机构。发展至今,在其创始人、著名沪剧艺术家顾月珍和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甦萍为代表的沪剧人的不懈努力下,长宁沪剧已形成“两代人”扎根人民、讴歌时代的沪剧传承“长宁范本”。

  2022年初,长宁区专门举办了“岁月流珍——纪念著名沪剧艺术家顾月珍先生诞辰100周年演唱会”,网上收看量超百万,为广大观众更好欣赏沪剧提供了好平台、好作品。长宁沪剧艺术馆自4月试运行以来,广受欢迎,已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

  长宁区建设了非遗主题图书馆,借助数字化手段,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体验,打造“非遗+智慧阅读”新场景。

  长宁区不断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也进行了实践和探索。长宁区非遗保护中心经过多年积累,拥有了数万册非遗藏书,但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未能将这部分馆藏非遗图书纳入全市图书流通系统向公众开放,藏书资源和场馆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去年,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牵头,会同区图书馆、区非遗中心、周边街镇开展深入调研,经过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将天山西路北渔路沿街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将其建成“新页书房·非遗主题馆”,通过人脸识别、用户注册、预约选座、机器人交互等数字化手段,尝试“非遗+阅读”模式。

  长宁区还释放机构改革红利,整合场馆资源,优化场馆功能,扩容非遗传承传播阵地。

  2021年,原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经文化和旅游部验收通过,成为国家级文旅融合试点单位,同年与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合并。机构改革后,在非遗资源配置方面,长宁区将非遗保护和文旅融合紧密结合,将两馆原有非遗品牌项目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内容叠加,并更好地融入“城市考古”中,推动其文旅结合、文教结合、文商结合。在非遗场馆整合方面,长宁聚焦传承传播特色,建立了集宣传推广、传承保护、传习研究、研学旅游、互动体验、项目展示于一体的“一中心两基地”,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长宁非遗传承体验中心、社会资源共享的非遗影像保护基地和海派年画传承基地。

  扩大品牌效应

  探索非遗赋能城区建设

  挖掘“城市考古”海派非遗新路径。“上海话·上海情”沪语大赛是长宁坚持了10多年的非遗活动品牌,近年来,沪剧大赛围绕上海“一江一河”和“海派城市考古”等主题,开展对“苏河源”的历史探寻和文化研讨。通过沪语比赛形式,组织市民发起“城市考古”话题,围绕“新泾港”苏州河上海起源,引导市民用上海话进行“城市考古”,探讨苏州河与上海都市民俗之间的发展渊源,让百姓在阅读城市、行走苏州河过程中,发现上海海派文化的价值,体验文化旅游更深层次的内涵。

  构建“非遗进商圈”假日文旅新品牌。结合“乐嗨上海”主题,长宁区在传统节假日开展各类传统节庆民俗活动,进一步营造浓浓的传统节庆氛围。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推陈出新,形成春节、元宵、端午、乞巧、中秋、腊八等多个传统节庆民俗品牌,将节俗体验、特色演出、团队表演、手工展示、节俗讲座等融于区内各大商圈假日活动中,积极助力假日文旅消费市场发展。

  拓展志愿团队非遗帮扶新交流。长宁区以志愿服务和非遗保护为宗旨,组建皮影戏、中国结、舞龙舞狮、响铃等几十个非遗志愿服务团队,多途径开展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一是推动优秀项目走出去。皮影、中国结、撕纸等项目多次赴台湾参加锡口艺术节,与台湾同胞交流民间艺术;长宁皮影戏团队参加河北邯郸市首届中原皮影艺术节,与全国各地皮影团队交流演出。二是吸引专业团队走进来。邀请陕西皮影团、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文艺团到长宁交流演出,让市民体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艺术魅力。三是加大对口协作非遗帮扶。与云南省绿春县结对,开展面塑、撕纸等非遗培训,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边远地区的孩子们开展非遗技艺体验课程。

  注重“两个结合”

  深化非遗保护新机制

  长宁区在非遗保护方面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注重“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一方面,长宁找准切入点,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惠及民生福祉有机连接。大力挖掘和保护传统医药类项目,聚焦区内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帮助其从非遗保护的角度,整理中医古籍,厘清历代医师传承谱系,传承中医疗法核心技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痹病蛇制剂疗法、天山中医医院面瘫外治疗法成功申报为区级非遗项目。后续,还将协助医院相关学科带头人,扶持传统医药类拔尖人才,注重非遗传承团队与医疗技术团队相结合,筹建传统医药项目传承展示馆,支持相关项目申报市级非遗名录,建立常态化保护传承机制,将非遗传承更好地转化为服务效能,服务于民生保障,服务于全民健康。

  另一方面,长宁引导鼓励非遗传承人创作红色主题作品,在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沪剧《赵一曼》《小巷总理》、面塑动画系列短视频《红色弄堂》、撕纸作品《礼赞百年征程》、西郊农民画《中国速度——火神山医院》都是长宁原创的红色主题非遗作品的代表。其中以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书记朱国萍为原型创作的《小巷总理》受邀参加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剧会演”,获得了观众的积极评价。

  长宁还完善“八有”保护体系,推动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提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功能,完善有体系、有展示、有项目、有培训、有普及、有传人、有作品、有产品的“八有”传承保护计划。目前,长宁有各级非遗项目36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市级非遗项目10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名,大师工作室5家,通过每年对区内文化资源普查和挖掘,进一步夯实了长宁非遗保护体系,推动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

  同时,长宁不断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加强非遗多元化保障。在新一轮《关于进一步推进长宁区文化和旅游繁荣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保护,着重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区域重点项目、重要载体。尤其是对非遗类申报项目,对申报单位和申报主体加强政策倾斜,提升文化政策在非遗保护中的扶持效应。2021年至2022年,通过长宁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共扶持82个项目,兑付资金1541万元,其中非遗项目占一定比例,撬动社会力量、专业机构为长宁非遗传承保护提供支撑。

  坚持示范引领

  探索“非遗+”公共服务新发展

  以“非遗新体验”为小切口,提升文化游城市温度。通过各种形式的非遗新体验内容供给,引导市民阅读长宁、阅读上海。通过各种新颖的非遗活动,带领广大游客深入上海这座城市的角落,用脚步丈量街区、探访弄堂,提升了城市旅游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温度。长宁以“非遗新体验”为切口,既保留了都市文化韵味,又助推了城市文旅融合。2021年进博会期间,长宁非遗保护中心与锦江集团合作,在旗下酒店开展“叶雕”嵌入展,让酒店客人在旅途休息中,感知海派文化,欣赏非遗创作,感受生活惬意,回味上海记忆。

  以“文旅融合试点”为新标杆,丰富公共服务内涵。近年来,长宁区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方针,积极探索公共文化场馆与旅游服务中心、非遗保护中心一体化建设,在场馆升级、功能设置、服务内容等方面不断升级,2020年原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现长宁非遗保护中心)、长宁区图书馆等区内5家单位均通过了文旅融合试点单位验收,并在“上海发布”“乐游上海”等政府微信平台多次推荐,纳入“上海市民好去处”“非遗学子行”“何以爱长宁”等城市微旅游线路,成为市级非遗特色游网红打卡点,初步形成公共文化场馆和旅游服务相融合的发展模式。

  发挥“总分馆”制优势,构建长宁非遗地图。长宁充分发挥文化馆总分馆体制优势,构建起“一中心多点位”的非遗文旅地图。从核心圈出发,让非遗内容深入全区各个公共文化空间,为游客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非遗体验,形成独具“江南文化”特色的非遗探访游、非遗体验游、非遗研学游等多条旅游线路。在10个街道均设置了“非遗在社区”传承基地,在区内14所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每年开展“非遗小达人”评选,开展各类非遗推广活动百余场次。在长宁,游客可以看看皮影、扯扯响铃、闻闻香道、听听评弹、唱唱沪剧、画画农民画,体验集参观、体验、互动、欣赏、休闲于一体的非遗旅游系列产品。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长宁区作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长宁时的重要指示为指引,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推进示范区创新发展,探索“非遗+”文旅融合创新实践,形成一批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为持续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长宁力量”。(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