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来,长治市加快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产业基地及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在过去的6年里,长治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达17.62亿元。
长治市文化资源蕴藏丰厚,风光优美,文化传承悠久。现存古代建筑总数为2168处,古建筑附属文物单位1434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处。上党梆子、上党堆锦、黎侯虎等多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了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从2004年起,长治市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努力将人文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一方面,长治市加大对文化产业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支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支持关键技术的开发、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及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另一方面,长治市级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建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如今,长治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初见成效。动画片《精卫填海》、襄垣鼓书《水》等文化精品,长治太行山大峡谷国际攀岩节、“北方水城·中国沁州”端午民俗文化节等一批重大品牌文化活动,在山西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文化产业的强劲增长也带动了市场主体迅速崛起,截至2009年底,长治市共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2504个,从业人员达27492人,涌现出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
上一篇: 山西努力实现基层职工文化阵地全覆盖 |
下一篇: 山西:二○一○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隆重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