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十一五”期间,山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总和,文化事业费总投入超过3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5倍;2010年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21.25元,是2005年的2.39倍,文化事业费总额和人均文化事业费实现双翻番。
列入山西省十大重点工程的山西大剧院和山西省图书馆新馆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建成5个市级文化设施和57个县级文化设施;建设乡镇文化站1135个;山西160余个各级各类文艺表演团体5年共演出近18万场;文化信息共享、送书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少、文化产品数量少,看戏难、看书难、了解文化信息难的“两少”“三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
加快文化产业振兴步伐
坚持一手抓宏观布局、一手抓项目实施,以打造龙头项目为战略重点,出台了《山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和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成100亿元文化产业授信额度,有效解决了中小型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参加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等文化产业展会,签订投资和订购协议45亿元,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王家大院、广灵剪纸文化园等5个文化产业单位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山西宇达青铜制品、舞剧《一把酸枣》等5个项目入选文化部、商务部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山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连续5年超过20%,2009年实现增加值250亿元,占GDP比重达3.34%,超过全国2.5%的平均水平。
艺术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山西文艺工作者创作了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京剧《走西口》、说唱剧《解放》、晋剧《傅山进京》和《麦穗黄了》、上党梆子《赵树理》、北路梆子《黄河管子声》、歌舞《黄河情韵》、交响乐《太谷秧歌》等一大批舞台艺术精品,以及电视剧《大河风歌》和《喜耕田的故事》、电视文献片《申纪兰》、广播剧《咱爹咱妈》等一系列优秀电视广播作品,掀起了山西艺术创作生产的新高潮。
2008年以来,山西围绕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上海世博会三大重点活动,先后组织近百个表演团体、近万人次,在省内外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展览、展示、展演活动,全方位展示了山西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对树立山西新形象、扩大山西影响力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非遗保护全面推进
组织10万余人次开展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获取线索20余万条,初步建成了山西非遗数据库,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目前,山西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6个,省级项目300个,市级项目593个,县级项目907个,国家级项目传承人72人,省级项目传承人228名。经文化部批准,包括晋中市、太原市和吕梁市19个县区的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于2010年启动,这是文化部批准的10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这一项目的实施必将大力推进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
体制改革与人才培养并进
2009年以来,山西全面启动了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工作,以山西省歌舞剧院为代表的10个试点院团转企改制任务已于去年底全部完成。通过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山西省歌舞剧院迸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实现了剧目创作和演出收入新突破。近期,山西省直五大院团将组建成山西省演艺集团,市县两级国有文艺表演团体改革也将于“十二五”期间全面铺开。
积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艺术人才培养初见成效。山西艺术院校目前在校生2万人,占全国艺术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10。“十一五”期间山西艺术类院校毕业生逾1.5万人,共有132人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
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十一五”时期,山西舞剧《一把酸枣》、京剧《走西口》、话剧《立秋》、晋剧《傅山进京》等精品剧目和山西鼓乐、山西民间舞蹈及民间戏剧等90个团组、2000余人次先后出访美国、法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创下山西文艺团体出访国际及与港澳台交流的新纪录,进一步形成了政府、民间并举和多元发展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同期来访参观考察的国际与我国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团组达到了20余个,交流的深度与广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实施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以“大作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为战略指导,以文化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实施文化发展五大战略为路径,努力实施五大创新(即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文化发展环境、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支撑工程),努力实现文化工作对经济社会的两大贡献(即对GDP的贡献大、对社会就业贡献大)。
到“十二五”末,山西将力争实现建设中部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国有艺术院团的改革任务,并为文化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营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上一篇: 山西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 |
下一篇: 山西省开展新春文化惠民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