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十一五”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覆盖全省城乡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思路。目前,这一思路正逐步变成现实,遍地开花的文化活动场所将让每一个人拥有“半小时文化圈”,享有更多的文化资源。
如今,山西大剧院和山西省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并将投入使用。建成后,它们将不仅成为省城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而且能为更多群众分享现代化多功能的文化服务提供重要的平台。即将建成的山西大剧院总投资为7.9亿元,内设主剧场、音乐厅、多功能小剧场、排练厅、琴房、演播室等主要功能用房,建成后可满足大型歌剧、芭蕾舞剧等国内外大型文艺演出需求。山西省图书馆新馆投资3.5亿元,建成后藏书量将从现在的200多万册提高到700万册,可容纳3000多人同时阅读,更多群众将享受到多彩的文化资源,更多的读者将徜徉在书的海洋里,更多的文化畅想将由此展开。
“山西省图书馆新馆在布局上采取大开放、模数式设计,读者在这里可以实现自主办证、自主借还,新馆将以数字图书馆为支撑,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山西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开学高兴地对记者描述。
2008年,山西省首次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标纳入政府考核范围,全省各地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呈遍地开花之势展开。大同、朔州、阳泉、临汾、运城5个市新建了文化中心、图书馆或博物馆,30多个县对文化馆、图书馆进行了标准化新建或改扩建,全省近700个乡镇街道新建了综合文化站。目前,山西省119个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2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97个,各级各类博物馆142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24家,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转播台(站)729座,基本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去年,山西全省文化建设投入为76亿元,其中政府投入58亿元,社会资本投入18亿元。与此同时,全省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度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和农村电影放映等重点工程,“十一五”建设目标全部实现,120万农民群众解决了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1500万人分享到了免费电影等各色文化大餐。
“让居民走半小时就可以找到一个适合他们活动的文化场所。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提高为老百姓服务的水平。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争取吸引更多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特别是农民工进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充分享受他们的文化权益。”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说,“从保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角度看,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让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全体老百姓,这正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文化关怀和人文关怀。”
上一篇: 山西举办广场文化艺术节 |
下一篇: 山西加大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