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9月19日,中国·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黄晴宜,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苏平,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潭生,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巡视员李春荣,参加开幕式的来宾还有中部其他五省非遗负责人,部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等。
中国·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厅共同主办,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平遥县人民政府承办,于9月19日至23日第十二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期间在平遥古城吉祥寺举行,活动主题为:“弘扬传统文化,促进转型跨越”。参加成果展的有包括唐三彩烧制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歙砚制作技艺、平阳木板年画、上党堆锦、中阳剪纸等在内的中部六省64个非遗项目,集中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和他们创作的珍贵作品,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山西及部分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增进了省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期间还进行了晋剧、祁太秧歌、左权开花调、孝义木偶戏、风火流星、榆社霸王鞭、万荣花鼓、天塔狮舞等非遗项目的现场展演活动,让广大观众参与其间,直观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魅力。为进一步总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加强合作交流,营造良好氛围,搭建高端平台,大展期间还分别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招商项目洽谈会”。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良好态势,目前主要以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以及立法保护等4种方式,对近87万项非遗资源加以保护,逐步开创了一条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法制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近年来,在文化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四级名录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传承机制初步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习所建设逐步展开,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生产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目前,全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企业、经营户、作坊约3000余户,从业人员约499万人,通过有效保护、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 (来源:山西省文化厅)
上一篇: 山西集中展示非遗保护成果 |
下一篇: 首届中国·陶寺帝尧文化旅游节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