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新疆
新疆
2010大巴扎话剧演出精彩纷呈  各民族观众赞不决口
发布时间:2011-01-04 14:38 来源:财务司 编辑:财务司
信息来源:财务司 2011-01-04

嘉谊 

  今年五月新疆话剧团经过九次修改,创作排练一年的三幕六场风情话剧《大巴扎》在自治区2010年“春满天山”专业文艺汇演中一举夺得了最佳剧目奖、最佳表演奖、编剧奖、导演奖、表演奖、舞美设计奖等六个奖项的佳绩。 

  7月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艾力更·依明巴海和自治区部分党委常委、政府副主席在新话剧场观看了话剧《大巴扎》,张春贤书记在演出后接见全体创作人员时说:“这台戏是台优秀的节目,浓缩了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并且突出了我们各民族是个大家庭的这个主题。语言生动幽默,有我们各民族的特点,所以看了这个节目让人感动;让人回忆;让人受启发;也让人受到教育”。张书记还对《大巴扎》这台话剧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什么是现代文化?这就是现代文化!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人民受教育让人民去高兴,让人民在精神文化生活和实际生活都有提升和提高,就是现代文化。要翻译成各民族语言,让新疆各族群众都能免费看到这台戏。所以希望同志们努力”。 

  由自治区党委举办的“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一“送演出下基层”的活动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自治区党委今年五月召开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选择把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摆在突出的地位上。因此对于新疆文化工作者来说,落实“现代文化为引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要让“现代文化”引领新疆社会的发展,必须强化各族人民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创排的风情话剧《大巴扎》正是基于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这样一个大主题,把人们最熟悉的日常生活放大展示、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各族群众巨大的生活变迁和相互交往结下的深厚情谊。 

  目前,《大巴扎》首轮演出达到37场,演出收入226400元,观众人数已超26000多人次,随着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社对《大巴扎》剧目的演出盛况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如腾讯、新华、网易等都相继转载有关信息。使该剧自5月6日首次公演后,包括新疆各报刊、电视台和互联网等媒体发表的文字图片报道已超过了110篇。其中互联网上对话剧《大巴扎》演出关注点击率累计达10万次以上。通过电视台、室外大型屏幕滚动宣传等形式直接观看了解到《大巴扎》剧演出信息的人数更是不计其数。 

  从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大巴扎》的观众群体中少数民族就占了40%左右,尤其是各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不仅看得懂,而且评价很高,还有的学生在演出结束后又专门跑到后台要与剧中的主要演员合影,当他们看到都是汉族演员时不禁啧啧称奇。 

  这部戏无论从剧本主题、故事情节还是导表演员们对人物的理解、刻画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语言朴实生活,场景真实可信,矛盾冲突典型,时间跨度到位,通过小故事、小人物、小道具表现大时代,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出新疆普通百姓在改革开放的变迁历史中的喜怒哀乐。 

  整场演出过程中,观众们随着剧情中所折射的浓郁新疆特色的城乡集市大巴扎的氛围情节,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回味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族普通百姓在社会经济发展近三十年中点点滴滴的变化。这是每个人身边最熟悉的生活,剧中人物的命运仿佛就是在演绎重复自己的经历,因而台上台下互动呼应共鸣表现的非常强烈。同时观众也被演员们时而诙谐幽默,时而豁达正直,时而儿女情长的表演所感染,甚至台上群众演员的几个动作,场上道具的运用,都会让观众产生记忆犹新、心领神会的兴趣,感叹声、笑声、掌声不断。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秦瑞在演出结束会见全体演员时说:“看演出时没有了时间概念,意犹未尽,我认为这台戏主题明确,政治立场鲜明,深刻反映出了几十年来新疆各族人民睦邻相处,休戚与共,和谐生活的日常市井文化,与目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谐新疆的发展思路非常贴切,是一部值得大力宣传、广泛演出的好戏”。她很高兴的说:“你们把维吾尔族、回族甚至外国人都演的这么出神入化,足以说明你们的专业水平是很高的,语言风格,表达能力,人物形象和对时代感的把握都很到位。我感谢你们为新疆人民又贡献了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施胜田也说:“看了这部戏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剧中贴近现实、浓缩生活、生动再现老百姓几十年日常生活的变化脉络,表现出了新疆民族团结在经济建设中的三个离不开,也突出了时代在变,观念也在变与时俱进的社会理念。除了演员的表演风格、舞台美术的设计已经代表了新疆的特色外,我更希望你们胆子再大一些,思路在开阔一些,对剧本、对人物性格和命运进行更加生活化的提炼,今后我们宣传部门会支持你们再到内地去宣传演出,一台好戏一定要扩大影响力”。 

  新疆商务厅把观看话剧《大巴扎》当做建厅一周年的礼物呈献给全厅干部职工和合作伙伴,旨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回顾和感悟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民族群众相濡以沫,肝胆相照共同经历的经济发展和幸福生活之路。商务厅厅长(原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和宜明说:“话剧《大巴扎》虽然反映的是新疆民间经济发展三十年的时代缩影,但他代表了新疆个体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过程,用艺术的形式诠释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根本。这部戏对我们是一次生动的教育,全厅干部职工在看完这台戏后要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开展加强民族团结,和谐互敬,实现我厅工作跨越式发展的讨论。要使我厅成为自治区民族团结工作的先进单位。”  

  一位观众评价道:“没有想到,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也能成为这么好的艺术题材,今后我在大街上一定要好好观察美好的事物,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欢乐和信心。” 

  新疆大学北校区的学生古丽巴哈兴奋的说:我姐姐在文艺汇演时看了这台戏,告诉我戏里面的场景和生活都太像了,今天我专门来看的,真的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你们把生活提炼的这么美,今后我再看到这些做生意的人,一定会觉得我们离不开他们,这就是我们平时生活的一部分。 

  四十一中学校长这样评价《大巴扎》的演出:全校师生通过观看演出,不仅仅只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父辈们和他们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更使他们领略到话剧这门高雅艺术的表现魅力,对我们用生动的事例向孩子们进行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教育有着直接的帮助。相信在他们回校后写的观后感中一定会有很多闪光的理解火花展现出来。 

  目前,《大巴扎》剧组正在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张春贤书记的指示,把剧本翻译成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同时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团委的安排下,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一“送演出下基层”和“高雅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进行一系列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