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新疆
新疆
新疆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红红火火
发布时间:2011-11-29 08:52 来源:新疆文化网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新疆文化网 2011-11-29
  即使是在冬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团结广场也从来都是人头攒动,一片热闹的景象。台上文艺节目精彩纷呈,台下热情的观众掌声不断。沙湾县的热闹场景只是新疆各地广场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新疆百日广场文化活动正呈现着红红火火的发展态势。

  和沙湾县一样,阿瓦提县开展的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也给老百姓办了许多大好事。这个县长年活跃着一批衣着朴素,手拿艾捷克、热瓦甫、卡龙琴、手鼓的维吾尔族老艺人,他们用粗犷、豪爽、充满激情的歌声演唱着原生态的“刀郎木卡姆”,县里每年开展的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中,几乎都能看见这些老艺人的精彩表演。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农民吐尼亚孜·吐尔地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父亲、祖父及曾祖父都会唱“刀郎木卡姆”。14岁那年,吐尼亚孜·吐尔地跟着父亲去放羊,边放羊边学习木卡姆弹唱。为系统地学习木卡姆,他拜邻村老艺人为师,学会了“十二木卡姆”的所有选段,现在,县里每年搞百日广场文化活动时,都少不了吐尼亚孜·吐尔地演唱的“十二木卡姆”,他因此也成了乡里的名人。这两年,吐尼亚孜·吐尔地更红火了,他还先后赴香港、台湾、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受到了文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不论是在沙湾县,还是在阿瓦提县,在舞台上表演的人员都不是专业演员,文艺节目也都是当地干部群众自编自演的,休闲广场已成为群众文化的舞台,几乎每个舞台都是群众唱主角。他们以舞蹈、小品、歌曲、相声、器乐和诗朗诵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弘扬社会正气、讴歌时代精神、歌唱美好生活、展示个人才艺,在参与中丰富生活、振奋精神。可以说,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新疆各地宣传党的政策、讴歌新风新貌的有效载体,成为“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展现新疆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从2001年以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团委联合组织的“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0年,活动通常从每年的5月初到10月底结束,因为这是一项经常性、普遍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全区参与活动竞赛的县(市、区)由最初的49个发展到82个,活动覆盖率由最初的51%上升到87%;广场文化活动总场次由最初的2435场次上升到4374场次;直接参与广场文艺演出等活动的群众由最初的50万人次上升到131.6万人次,参与演出活动的群众累计达985.56万人次;广场文化活动的观众由最初的750万人次,上升到1235.3万人次,累积达14341余万人次。

  10年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紧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重大主题活动,坚持以“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以“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等活动为载体,陆续开展了 “麦西来甫”、“阿肯弹唱会”、“那达慕大会”、“农牧民体育运动会”、“花儿会”、“秧歌社火会”、“农牧民文艺汇演”、“名人专场”、“戏曲专场”、“儿童专场”、“麦西来甫大家跳”等主题文化活动,基本上实现了年年有新意、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形成了县有文化广场、乡镇(场)有演出队、村村有拿手好戏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动了社区文化、村镇文化、职工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的良好发展。与此同时,各地的一些文艺团体每年都要创作编排大量的戏曲、舞蹈、小品、儿童剧、音乐剧等艺术作品,深入到街道社区、军营院校、农村牧区、厂矿企业演出。现在,“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我区的一个品牌文化活动,成为覆盖面大、参与面广、持续时间长和影响力较大的群众文化活动。

  自治区文化厅社文处处长王洁说,这项活动的开展紧扣主题,载体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规模都有了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思想更加突出。二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内容更加丰富。三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覆盖范围更加广阔。通过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目前已建立了“文化下乡”、“文化六进”的长效机制,尤其是从2007年开始,作为广场文化品牌活动的延伸,我们在全疆适时启动了 “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实施了 “一乡一队”文化工程建设。2008年,又成功推出了政府埋单、院团演出、百姓受惠的“千场演出送基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全疆陆续组建各种文体活动队(小组)1262个,人数达18800余名,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