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6月25日上午,《古道文明 艺苑传薪--宋元明清绘画展》在新疆博物馆隆重开幕。该展为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外围展,它以“相遇丝绸之路”为主题,汇聚了保利艺术博物馆和新疆博物馆共40余幅与丝绸之路和新疆相关的绘画作品,其中书法与绘画交相共舞,可谓写意泼墨、佳作云集。
展览中《明代·丝绸之路大地图》、《佚名·元人秋猎图》、《乾隆帝·御笔斗鹿赋》三件古代书画作品极具特色。《明代·丝绸之路大地图》为中国传统手卷式地图,据推断绘制于公元1524-1539年间,图中精确细致地描绘了211个明代西域地名,涉及亚、非、欧三大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面反映了明代与西方的陆路交通。本件作品的展出,不仅颂扬了中国绘画艺术的较高成就,同时也昭示了自古至今,以新疆为丝绸之路文明的重要起点,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佚名·元人秋猎图》生动地描绘了蒙古族围捕野兽的场景,其间峻岭逶迤、川流婉转、千军万马、场面宏大。本件作品不但充分展示了蒙古族的生活场面,而且弥补了我国画史的空白,也表明了我国作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自古便有欣欣向荣之态。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斗鹿赋》是清代文赋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成于公元1767年,是目前见到的乾隆帝使用宋代金粟山藏经纸最多、最大幅的作品,其内容关涉到乾隆王朝军政大事,反映了康乾盛世时“军事演习”的历史,代表着“乾隆体”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
今天,在党中央举全国之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笔墨丹青再续丝绸之路上熠熠生辉的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表明了我国作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文化一体多元。同时,阐释了新疆做为古代丝绸之路大通道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进而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激励更多人走进新疆、热爱新疆,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的美好家园。(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