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地委书记曾存“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为引擎,加快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早日把喀什建成中国西部明珠”的战略部署,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引导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将文化精髓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将文化发展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实现喀什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目标和内容,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文化铸魂强市”战略,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健康发展。
一、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工作纳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年度有计划,长远有规划,将文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突出把市图书馆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文化站(室)建设、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工程和“东风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为保证全市文化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乡镇场、街道、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定期进行考核,保证全市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将文化建设纳入市财政预算,全市文化事业经费增幅每年都高于当年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市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全额财政拨款,人员配备齐全,人员经费、业务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切实得到保障;通过购买、补贴等方式,支持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投资1.2亿元建成集休闲娱乐、图书阅览、影视演出、排练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档次的科技文化中心;投资8亿元的喀什体育中心项目,包含有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和训练场等专业场地(馆),可承办全疆、全国乃至中亚、南亚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同时可为群众提供运动竞赛和日常体育健身服务;投资4000余万元的市图书馆项目今年将投入使用;积极推动各企业团体对文化事业的无偿捐助,以冠名、赞助、联办等多种形式,先后与各商会、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红牛集团、上海月新集团等大企业合作,举办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活动,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载体。
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开展“两级创建”活动,所有乡镇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标准要求建立综合文化站,所有村、社区建成集思想教育、科技普及、图书阅览、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规范化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科普教育,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国家、自治区、地区先进文化阵地评选活动,积极统筹文化体育、科技教育、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实现资源设施的综合利用和共建共享。目前,全市已形成以市文化馆、图书馆、歌舞团,各乡镇街道文艺演出队为主体的文化服务机构和队伍。
三、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打造文化精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要求每个行政村每月举办2场以上文艺演出、自行组织3次以上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市歌舞团、喀什噶尔艺术团、烛光艺术团、木卡姆艺术团以及各业余剧团每年赴基层演出200余场。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二是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积极筹建市老年大学,现有教学点1处、教学面积1200平方米,开设舞蹈、书法、绘画等多个专业。三是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文化教育,制定《喀什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成立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建少儿艺术团,开展少儿艺术辅导培训;加强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管理,成立“志愿者监督队伍”,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四是统筹文化设施资源,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目前,全市各乡镇专职文化站长配备齐全,队伍稳定,98%的社区有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村兼职文化管理员 147人,群众文化队伍50余支,各类文艺骨干120余人,对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全市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积极参加自治区、地区举办的大型社会文化活动,在自治区文艺调演中,喀什市创作并选送的舞蹈、小品等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多个文艺作品在自治区、地区大赛中获奖,其中长篇小说《班超》获得小说月刊一等奖,多幅书画作品参加国家、自治区、地区组织的展览并获奖。六是依托元宵节、诺鲁孜节、国庆节等重大传统节日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全市每年组织大型综合性文化活动5次以上;成功打造大型历史音乐剧《香妃》等文艺精品,创办《香城文化》、《喀什噶尔文艺》等文化期刊、《美丽花簇》等文化电视栏目。(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
上一篇: 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发展“春天” |
下一篇: 新疆博州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