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西藏
西藏
全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 西藏庆祝活动丰富多彩
发布时间:2016-06-14 09:55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6-06-14

  为深入推进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扎实开展全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活动,西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庆祝活动。 

  领导重视,组织到位。西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独具特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共同财富,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对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化部的统一部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6月11日,西藏举行庆祝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主题宣传展示活动,活动要求,要进一步完善传习设施,大力开展各类传习活动,努力探索和总结非遗保护工作新经验。要切实办好“振兴传统工艺·西藏传统手工技艺衍生品展暨创意大赛”、“首届尼赤藏文书法精品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展演”等系列展览展示活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西藏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阿旺及区党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公厅、区发改委、区文化厅等部门领导出席当天活动启动仪式,并为第二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代表授牌。 

  活动丰富,亮点纷呈。此次宣传展示活动紧紧围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振兴传统工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普通群众欢迎。一是6月11日至6月18日,西藏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文创企业40余家参加了“振兴传统工艺·西藏传统手工技艺衍生品展暨创意大赛”,创意活动人员300余名,创作传统技艺类产品及衍生产品1500余件(项),通过专家评审,观众微信投票,推出了一批具有西藏特色、符合现代人审美和生活情趣产品,有效引领了全区手工技艺全面融入现代创意,贴近现实生活,突出了群众需求,一批本土的、民族的、传统的手工艺品牌推向市场,增加了非遗传承人和从业农牧民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二是传统藏文书法历史悠久、思想深邃,为深入探讨振兴传统藏文书法的思路和对策,西藏举办了为期一周的“首届尼赤藏文书法精品展”,展出20名尼赤书法传承人创作精品,30余幅书法精品以长卷、单幅、传统藏文练字板等形式与观众见面。其中,长1500cm、高100cm的藏文版尼赤乌金体长卷尤为引人瞩目,书写了我国《大学》中的经典内容。参展作品内容多为古今中外著名学者的名言名篇、藏文化经典格言以及藏文的36个字母等。藏文书法集汉藏传统装帧特色为一体,凸显了书法艺术对文化传承、文明教化的重要作用,也有力促进了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展览期间,还举办了由全区藏文书法流派著名书法家和知名学者参加的“藏文书法保护与传承研讨会”。三是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少儿艺术团、拉萨堆谐传承队、吉隆县民间艺术团等多个团体参加,为观众献上了集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等为一体的11个精彩节目,特别是西藏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80多岁高龄的土登和70多岁的米玛表演的相声《身边的非遗》,让观众在诙谐幽默的氛围中,亲身感知了非遗的珍贵。 

  区地联动,成效显著。按照自治区文化厅统一安排部署,在单位、学校、街道、社区等群众聚集点开展非遗巡回展演、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专题展览。一是在拉萨宗角禄康公园设立16个非遗文化宣传展板,用图片和文字充分展示了西藏非遗保护和传承成果,增加了老百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坚定了增收致富信心。二是通过发放《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等宣传资料,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了非遗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进一步倡导非遗保护理念,提高了全民参与意识。三是西藏各地市、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积极行动,深入开展各类“文化遗产日”庆祝活动,充分发挥各地市民族传统特色手工艺合作社、传习基地、藏戏队、代表性传承人等的积极作用,通过宣传展板、横幅、视频影音等形式,加大了宣传覆盖面,增强了宣传效果。四是西藏各类媒体争相报道,掀起了“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的热潮,活动充分展示了近年来西藏非遗保护和传承取得成果,有力推进了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来源:西藏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