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多举措扎实推进非遗保护工作。
全民参与,形成保护传承合力。政府主导,切实抓好传承保护,全面摸清全市18县(区)非遗资源状况,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非遗资源大调查,认定和抢救了一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举办“亮出日喀则名片,讲好日喀则故事——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图片展”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在《日喀则日报》登载《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建设和谐文明幸福美丽日喀则——日喀则市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倡议书》推动非遗普查与名录体系建设相结合,通过非遗展演、交流和宣传系列活动,唤醒公众非遗传承保护意识,保护传承合力,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成果进行集中宣传展示。
立足长远,丰富保护传承载体。出台了《日喀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成功举办首届日喀则市藏戏唱腔比赛,昂仁迥巴藏戏受邀参加浙江乌镇国际戏剧节进行展演。组织举办首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18县(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文广局工作人员共100人参加培训。通过举办“中国西藏·扎西德勒”首届西藏文化外宣创意产品交易展,着力培养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有16家文化企业参加了文创交易展示。
多措并举,结出保护传承硕果。截至目前,日喀则全市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3个点(昂仁县迥巴藏戏、仁布乡江嘎尔藏戏、南木林县湘巴藏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代表性传承人12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3项、代表性传承人48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7项、代表性传承人34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3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基地23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基地1个,民间藏戏队81支,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少数民族文字珍贵古籍13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