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云南
云南
第三届云南·昆明动漫节侧记
发布时间:2010-08-19 08: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易硕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0-08-19

  中国文化报记者黄旭林报道:自8月3日那场名为“当动漫爱上云南”的主题晚会开始至8月10日,第三届云南·昆明动漫节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展示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动漫企业和动漫爱好者的创意以及渗透在其中的青春活力。

  “与前两届相比,本届动漫节除了重视民族动漫文化的传播和创意之外,还强调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次高品质的动漫游戏体验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民族:把民族特色文化动漫化

  鸡蛋用草串着卖、摘下斗笠当锅盖、火车没有汽车快……流传很广的“云南十八怪”到了动漫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参加本届动漫节“民族原创漫画大赛”的选手们,用手中的画笔生动地表现出了各种“怪”。

  “没来云南的时候,就听说过‘十八怪’,但不清楚到底是哪十八怪,今天看到他们的漫画才知道了十八怪的具体内容。” 专程从浙江赶来参加动漫节的超级发烧友小孙感慨地说,“动漫这种方式能让人更直观地了解到云南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不仅是“云南十八怪”,颇具云南民族特色的“赶摆黄焖鸡”“火把节的传说”“哈尼族长街宴”等都借助不同的动漫形式现身。参加了前两届动漫节的王元觉得此次动漫节的民族文化主题更突出,“云南有20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动漫节可以说是推广民族文化的一个好机会。”

  记者在现场多次看到,不管是云南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流连驻足于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动漫产品或活动。他们在观看着、询问着、交谈着,有的还在记录着。

  “打造民族动漫品牌,提升云南文化产业,是本届动漫节的口号。”动漫节组委会副主任、云南省文产办副主任范建华告诉记者,“举办本届动漫节旨在为云南乃至全国动漫企业、产品和人才搭建一个宣传、展示、交流和交易的平台,促进云南原创动漫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

   创意:动漫产业生存的根本

  什么是动漫?范建华曾这样比喻:动漫就是几只“怪鸟”在电脑上做出能够引起世界共鸣的作品,它不需要一所大房子,不需要基地,它要的是创意者天马行空的想象。

  创意,正是动漫的灵魂,也是动漫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意,也是每届云南·昆明动漫节的主题。

  本届动漫节让创意得到了更多展示。上届动漫节中会动的书本、会扇动翅膀的蝴蝶、四处游动的“鱼儿”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今年则在此以外还可以看到更多。比如猪八戒——这个被大众熟知的传统形象,已被创作者完全颠覆,从腆着大肚子只会说师傅我饿的“猪无能”变成了风度翩翩的“猪君子”。“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做人最好就做猪八戒,我这算是做一个最好的猪八戒吧。”创作者看到自己的作品广受好评,好不欢喜。

  当然,无论是漫画、3D动画还是Flash,创作者演绎出的或许只是属于自己的精彩。但是,不管是颠覆传统还是顺应潮流,在动漫世界里,任何一个想法都有可能成为好创意,谁都有可能“被创意”。就像很多动漫从业者的口头禅一样:今天,你创意了吗?

  青春:动漫产业需要青少年的活力

  唐老鸭、米老鼠、小熊维尼以及高达2米的变形金刚,将很多人拉回到了童年时代。“动漫节总是让我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情”“动漫节让我又回到了那个轻狂的年代”……这样的话在动漫节现场不知道被多少人说过。

  如果说民族和创意是云南动漫节特别强调的特点的话,那么,青春活力却是每一个动漫节都应具有的精、气、神。动漫节,让青春和活力激情飞扬,让梦想和轻狂一起翱翔。这些从开幕式当晚的晚会便已开始蓬勃散发——300多人的演播大厅里,绝大多数面孔都洋溢着青春气息。动漫森林的早晨、快乐的耍宝精灵、经典动漫音乐串烧,加上如梦似幻的魔术表演、奇趣的自然景观、逼真的Cosplay秀,在弥漫的动漫气息中平添了青春活力。

  这场特别的动漫晚会,通过云南卫视向全国播出,晚会之后,是云南民族原创漫画大赛优秀作品展、Cosplay表演大赛、电子竞技大赛、国内外动画影视展映、动漫主题音乐会、漫画卡通人物巡游、动漫产业项目洽谈投资等10余项动漫节主题活动。相信拥有“民族、创意、青春”的云南·昆明动漫节,能让“云南爱上动漫”——用不断创新的动漫形式展示云南民族文化,也能让“动漫爱上云南”——未来,这里将是海内外动漫企业宣传、展示、交易和交流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