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云南文物工作实现“三个四”
发布时间:2012-02-29 08: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2-29
中国文化报驻云南记者杨洪文报道:2011年,云南文物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四个突破”和“四个推进”。这促使云南大量新型和区域性遗产纳入保护范畴,文化遗产保护更加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文化遗产事业更贴近和惠及民众。
据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处有关人士介绍,2011年,云南文物保护理念和管理方式实现了4个方面的转变和创新:历史遗存从“文物古迹”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从“单体保护”走向“区域保护”;城乡建设从“功能城镇”走向 “文化城镇”;场馆(博物馆、纪念馆)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在“四个突破”中,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有新突破。据介绍,云南省文物普查数量由3706处增加到14704处,增幅为297%,位居全国第5位。挂牌保护文物的数量有新突破,云南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挂牌保护文物由2764处增加到5346处,而且使云南现存1/3以上保存完整、价值较高、可以利用的重要地面文物受到政府依法保护。文物保护项目的数量有新突破,重要文物建筑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工作快速推进。博物馆、纪念馆的数量有突破,博物馆网络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云南省有43家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列入国家免费开放名单,3年多来共举办陈列展览920个,参观者达4000余万人次。
“四个推进”主要体现在文化遗产申报的国际化进程。如哈尼梯田已被列为2013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哈尼梯田民居村落整治工作正在进行,以迎接今年7月的世界遗产申报专家组考察;普洱景迈山古茶园将于2012年列入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云南茶马古道保存完好24段、300多公里的古道路段将成为长城之后,全国第二大线性文物保护单位;将推进滇越铁路文化线路的重点保护,培育通往东南亚的国际文化通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