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云南
云南
云南省政协与省文化厅举行重点提案面商会提出推动实现农村文化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12-08-03 09:14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易硕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2-08-03

    7月20日上午,云南省政协与省文化厅就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46号提案《关于加强我省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建议》在文化厅进行面商。该提案由何立昆委员提出,被省政协主席会议确定为省政协重点提案之一,由省文化厅主办,省委宣传部会办。省政协副主席罗黎辉、副秘书长孟庆红、提案委员会主任郭文龙、委员何立昆,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黄峻,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玲,省政协提案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议案处,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省文化厅办公室、政策法规处、财务处、社文处、非遗处等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会议。 
    提案提出,当前云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有力的保障和财政支撑,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人员不稳定,投入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建议制定好我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切实加大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农村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工作,积极打造农村文明健康文化,研究改进农村文化工作的方式方法,实行“城乡文化人才对口帮扶”战略,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 
    面商会上,黄玲长首先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当前云南省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对全省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设施落后、投入不足、人员不稳定、活动贫乏等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 
    针对提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省文化厅表示,今年3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惠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2010—201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5000万元,基层文化惠民活动专项经费1000万元,各州、市、县结合财政情况,设立文化专项资金支持本地文化事业发展。 
    省文化厅积极启动了“云南省文化惠农五项行动计划”,创建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开展了“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送戏行活动,创建了“文化惠民示范村”,打造了“大家乐”群众文化广场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省文化厅将继续巩固农村文化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四基”建设,实施好各项农村社会文化工程,建设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全省城乡群众性广场文化、晒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推进全省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免费开放进程,争取中央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尽快建立国家和省级与地方财政分级负担的基层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 
    罗黎辉充分肯定了办理单位对提案办理的认真态度。同时,提出农村文化应该从三个层次来实现、推动农村文化的跨越发展。第一是现象层面。要高度重视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延伸出的“活”的文化;第二是制度层面。要把文化建设中制度建设上相对薄弱的问题解决好,如文化建设投入、人员培养等方面;第三是理论层面。要加强农村文化的理论研究、思考。此外,要加强督查、检查,解决现在图书室“空置”,作用发挥不出,利用率低等问题。 
    何立昆对省文化厅在办理提案过程中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表示理解,对该提案的办理表示满意。 
    黄峻最后总结发言,首先代表省文化厅党组感谢省政协常年来关注文化工作,提出重点提案,近几年文化工作得到各民主党派的大力关心、重视和支持,对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如茶马古道、滇越铁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二是省文化厅高度重视,研究提案,有提案表明社会关注文化建设,也表明我们文化工作还有差距,更表明云南文化建设大有希望。我们做到有案必复,有案必研,有案必处,以便更好地体现文化在政治建设中创构价值,文化在经济建设中创造财富,文化在社会建设中创建和谐,文化在生态建设中创新方式的“四创”功能。三是省文化厅安排相关责任人采取措施,处理提案,重点提案重点解决,突出问题突出解决,新的问题研究解决,如网吧对青少年的影响、网络文化等新问题。当今时代,社会在转型,文化也在转型,我们要着手研究群众型文化向战略型文化转型,事业型文化向公共型文化转型,静态性文化向活态性文化转型,生产型文化向产业型文化转型理论问题,文化理论研究还是一个短板,如文化服务三农——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其理论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够,还有怎样用理论提升实践,促进跨越式发展我们也有很大的差距。(来源:云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