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西双版纳州多举措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边疆少数民族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西双版纳州一是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西双版纳州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村(寨)相关评价体系,各县(市)、各区全部配备分管文化的副县(市)长、副主任,31个乡镇也配齐了分管文化工作的副乡(镇)长。
二是强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活力。全面完成了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工作,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了体制机制,增强了活力。同时,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认真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全州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站均按时按要求实行免费开放,全州31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与广播电视站进行了合并,成立了新的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并加挂了社会体育指导站,建设了413个农村综合文化室,建成了3个县市“共享工程”三级服务网络、31个乡镇基层点网络和31个农民网培学校,基本形成了以州级图书馆、文化馆为龙头,县市级图书馆、文化馆为支撑,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点的三级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通过建设文化体育广场、组织开展广场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等,不断丰富各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建成了江边泼水广场、勐泐文化广场、江边观礼台广场、孔雀湖小广场等大小广场十多块,为全州打造广场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月月歌舞秀,夜夜群众乐”的良好文化氛围。截止2013年6月,全州共建设大小农村文化体育广场782块,体育特色乡镇11个、文化体育场(馆)5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7个、农民体育健身中心1个、健身广场82个,陀螺场144块,门球场217块,地掷球场98块,健身路径80条。有篮球场1588块,全州所有行政村篮球场实现全覆盖;有275个农家书屋(其中爱民书屋20个),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全州有农村文艺队伍3128支,农村篮球队1504支,足球队49支,门球队2751支。
四是始终把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作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州、县(市)两级都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和文化市场执法队伍,保持“扫黄打非”工作的高压态势,坚决封堵和查缴各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坚决打击有害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淫秽色情的“口袋本”图书、卡通和电子游戏出版物,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周边社会文化环境,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各专项行动和日常检查,使全州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健康发展。(来源:云南省文化厅)
上一篇: 云南围绕“文化惠民”实现居民10分钟文化活动圈 |
下一篇: 云南德宏民间艺术团舞进维也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