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云南省文化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建设上将推出具有指导意义的、便民利民的“错时服务”新举措,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服务群众。
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介绍,2014年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年,继2012年云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首创“云南经验”后,今年将推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建设“错时服务”的创新机制。下月起推行,每个县今年内必须完成2—3个试点。
“错时服务”即指文化站、图书馆以及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根据所在辖区居民的需求,调整服务时间,解决居民上班时间与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时间重叠的问题,提高文化场馆利用率,让群众获得更加多样、便利、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实现群众的文化权益。
近年来,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文化自觉意识明显提高,文化民生受到普遍关注;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多元投入机制正在形成;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网络不断完善;文化惠民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日趋丰富;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全面开展。
然而,在新形势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是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让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无缝对接,成为文化主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云南省文化厅通过长期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必须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建设,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才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错时服务”在当前新形势下应运而生,如图书馆根据各社区居民、读者对象的职业特点、生活习惯的不同,错开对外开放时间,以保证在读者最多的时段开放,在读者最少的时段休息。文化馆实现无双休日、节假日的“全年式”开放等。错开时间、延伸服务,“错时服务”这一惠民、利民、为民新举措,让每一位公民都有机会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之中,盛享文化惠民成果。(来源:云南省文化厅)
上一篇: 云南省文化厅召开“四群”教育暨扶贫工作座谈会 |
下一篇: 云南省通过国家认证动漫企业增至9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