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活动的开展,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立足本县实际,紧扣创建标准,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综合运用一切载体和媒体,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充分利用会训、大众、媒体、网络、简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全县干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支持度,着力营造全县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自楚雄州正式启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程以来,被确定为全州示范创建区的姚安县,把创建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制定出台了《姚安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县委宣传部挂帅的创建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外宣传、广播电视宣传、网络宣传、交通要道和主要场所标牌屏幕宣传、花灯歌舞宣传小组,负责对全县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工程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和各级各部门开展创建工作的好思路、好做法、好举措,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亮点成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同时,实行创建信息考核奖励机制,完成报送任务即可获得基础分50分,没有按要求完成定期报送任务的基础分为0分,年终对报送信息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评选表彰,从而打造县、乡、村创建工作立体宣传新格局。
一是会训宣传。于今年3月16日至18日召开了全县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落实了下步各自重点工作和阶段性宣传任务。创新启动了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建设2年千人培训计划,先期邀请了州、县从事公共文化研究、熟悉各地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的专家对相关单位骨干进行了两天的综合培训,从公共文化政策、示范创建开展、业务指标、服务理念创新等方面作了宣传讲授,以会代训广泛宣传发动。
二是大众宣传。各成员单位、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利用读报栏、黑板报、宣传栏、户外广告、车身广告、LED电子显示屏、手机信息等有效载体,使创建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努力做到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人人参与,着力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三是媒体宣传。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主渠道作用,在县电台、县电视台开设以“姚安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主题的专栏,刊播创建公益广告,及时反映各级各部门安排部署和工作进展情况,通过专题采访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专题报道。
四是网络宣传。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不受时空限制、覆盖面广、形式多样、方便查询的优势,大力宣传姚安县开展创建工作的活动情况。在姚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姚安手机快讯》开设“姚安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栏目,并及时做好信息的刊出和更新工作。
五是简报宣传。县创建办每月编发创建工作简报4期,及时报道创建工作情况、信息、经验,集中反映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创建工作的特色亮点和典型经验。
六是对外宣传。加大对中央、省、州主流媒体的创建宣传信息报送力度,展示最新成果,扩大对外宣传,取得创建宣传成效。
截至目前,该县共开展创建专项会训宣传42场次,在交通主干道制作大型创建宣传标牌2个150平米,利用县城梅葛文化园80平米全彩显示屏幕和主城区西大街、宝成路2条广告大电子屏全天滚动宣传,在城乡党政机关、集镇街道、乡镇文化站、村组文体活动室张贴创建宣传画1007张,出创建专刊版报27期,制作悬挂墙体和路道创建标语63条。此外,编写创建宣传信息24条,在《姚安创建工作视窗》、《姚安手机快讯》编发2期25条,州、县电视台、电台播出24条,被国家文化部及公共文化网采用信息3篇,在云南省文化厅创建信息平台上用稿3篇,被《楚雄日报》刊载4篇,县农民戏剧家协会和县非遗展演中心正组织编写赶排创建花灯歌舞宣传专场下乡进村巡演,全县创建宣传工作初步形成了“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网络有讯息、报刊有文章、干道有标语”的立体式格局,有效提振了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创建活动的精气神。(来源:云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