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昌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真功实做,深入乡镇开展“十三五”文化项目规划调研活动,通过认真总结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工作情况及“十二五”文化项目规划推进情况,落实2015年文化项目任务和措施。根据省、市部门的要求,编制“十三五”期间拟实施重要文化项目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实施文化项目23个。其中,昌宁县大甸山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千年茶乡茶文化陈列馆建设项目、昌宁县50个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15个;昌宁县村级综合文化室业务用房建设项目、100个自然村文化院建设项目等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规划4个;舞台剧《哀牢归汉》创作演出、30集电视剧《哀牢归汉》制作拍摄等文化艺术创作作品4个。项目总计拟投资9.473亿元。其中,100个自然村文化院建设项目与668个自然村“农家书屋”建设项目申报体现了“细、实、深”的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项目发展规划以巩固昌宁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建设“灿烂的青铜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秀美的生态文化、厚重的茶乡文化、和谐的田园文化”思路为目标。一是围绕昌宁县“3346”战略目标合理设置发展指标。做到“四个兼顾”,即兼顾全面和重点,兼顾连续性和阶段性,兼顾需要和可能,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结构相统一,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二是围绕国家、省、市、县的总体要求,明晰“十三五”期间文化发展重点。结合全县推进特色城镇化和“美丽乡村”来调整优化城乡文化设施结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昌宁县的文化发展规划与国家、省、市发展战略重点相一致,确保昌宁县文化有更多的、急需的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纳入国家、省、市规划;三是围绕“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原则,推进昌宁县“十三五”期间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切实强化“注重民生、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力求通过“十三五”文化年发展规划的实施,不断完善县、乡、村、自然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和开拓市场,建立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兴办的全县文化事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较为完善、具有昌宁特色的,经济协调发展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系。(来源:云南省文化厅)
上一篇: 云南文化系统迅速启动鲁甸地震应急机制 |
下一篇: 云南昭通“三区”文化人才免费为群众培训舞蹈编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