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云南
云南
云南武定县依托“六个一”充分展示民族民间文化
发布时间:2014-09-28 10:00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09-28

  云南省武定县白路乡于20096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武定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作又有了进一步提高,品牌效应逐渐显现,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蓬勃发展。白路乡依托“六个一”展示民族民间文化。 

  一节(彝族火把节):每年火把节期间,都有35万多名游客慕名到白路欢度彝族火把节,欣赏原生态的民族歌舞表演,观看斗牛、斗羊、斗鸡等比赛,体验酒歌文化、毕摩文化、民族服饰等传统民族民间文化。20128月,白路乡彝族火把节被楚雄州文化馆授牌为彝族火把节传习所 

  一歌(彝族酒歌):白路彝族酒歌历史厚重,男女老少都喜欢唱酒歌,目前已收集整理了30多首原生态的彝族酒歌,彝族酒歌在白路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一化(毕摩文化):白路至今还保留着一本完整的毕摩经书,维护和传承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不但成为彝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还为研究楚雄彝族的历史发展变迁提供了素材,每年吸引着无数的专家学者到白路考察研究。 

  一衣(彝族服饰):白路彝族服饰现已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艺苑里的一朵奇葩!彝族妇女身穿大襟衣,前胸齐腹部,后襟遮臀部,外罩围腰,环肩、袖、边等处多贴以花、草、树、蝶为主的刺绣工艺装饰,装饰层层镶绣,大镶大滚。围腰呈字形,形上部略方圆,腰部下部似长方形,用银泡相边,再用银链系于脖颈。衣、裤多为黑、蓝色(彝语黑、蓝为一词)等深色布料为底色,再镶以各种花边,显得浓郁、绮丽而不失庄重、典雅;彝族男子多穿马褂,服饰图案以虎、鹰、火等为主,裤子多既长且宽,俗称大脚裤,裤摆镶花边,裤脚最宽处可达170厘米,跳起来像一条大摆裙,男子全身皆穿黑色,显得浑雄、豪放。 

  一语(红军标语):19355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长征途经武定,到达平地村委会木高古村宿营,在木高古村书写了夷民们团结起来、实行不交租、不还债夷民们同红军联合打龙云去的革命标语。1981923日,楚雄州把木高古红军标语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标语现已成为该乡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 

  一室(农耕文化展室):该乡于20108月在全县首家建成农耕文化展览室,共收集1件文物,150多件原始农耕农具、古老生活用品和革命传承物。(来源:云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