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浙江
浙江
中国艺术研究院首聘终身研究员
蔡武王文章为终身研究员颁发证书
发布时间:2010-11-29 09: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0-11-29
  中国文化报记者屈菡报道:郭汉城、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资华筠、范曾、刘梦溪7位在戏曲、红学、舞蹈、美术以及思想史等领域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专家学者,11月26日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首批终身研究员。文化部部长蔡武,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出席聘任仪式并向终身研究员颁发证书。

  蔡武在致辞中代表文化部向7位终身研究员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近60年来,以优良的传统为基础,积极发挥多学科集成优势,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业人才,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已经形成艺术科研、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三足鼎立的良好发展格局,并继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7位先生都是德高望重、成就卓著的大家,他们为国家艺术学的发展、文艺创作的繁荣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聘任他们为终身研究员既是对他们所取得成就的肯定,也为激励中青年学者为国家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贡献聪明才智树立了榜样。

  蔡武强调,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艺术工作者应该为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服好务。他鼓励研究院的学者们沉下心来,潜心学术,不断拿出新的研究成果;艺术家们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奉献出体现盛世风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能够长久流传的精品力作。

  王文章在致辞中号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青年学者继承老一辈艺术家和专家学者留下的优良传统,树立优良的学风,坚持自省、创新、务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锲而不舍,认真刻苦地进行学习研究。在学术理想上,要做到不趋时、不趋利,坚守自己的学术追求,能够不计得失、潜心学术,把心放在学术研究上。要学习老一辈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对社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关心国家的发展,关心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建设。

  93岁的著名戏剧评论家郭汉城亲自到现场接受聘书。他感慨地说:“我搞了一辈子文化艺术研究。现在老了,不能做多少事情了。但是我还会把最后一点余力,贡献给国家和人民。” 冯其庸、李希凡、资华筠、范曾、刘梦溪也都发表了感言,周汝昌因身体原因未能与会,由女儿代读专作的新诗抒怀。

  文化部有关司局的负责同志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中青年学者参加了聘任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