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大投入,兴建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加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力求为市民提供健康、优质的文娱活动。在此过程中,广场文化活动以喜闻乐见、贴近社区等特点,迅速成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有力支撑点。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形成了以26个奥运文化广场活动为核心、各区县广场活动为主体、城市社区广场活动为补充的全市广场文化活动体系。据统计,北京奥运会期间,参加奥运文化广场演出的艺术团队达700余支,共演出538场次。今年5月,奥运文化广场活动还摘得了文化部第十五届群星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奖。
“北京节拍”广场文化活动就是从奥运文化广场活动延伸而来,它的前身是曾经举办过4届的“奥运节拍”露天音乐会。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为弘扬奥运精神、丰富百姓日常文化生活,依托在奥运会期间所获得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主办方歌华集团决定将这个广场文化活动保留下来,并于去年更名为“北京节拍”,继续挖掘社会资源,筛选和编排精彩节目,为市民们奉献文化大餐。如今,“北京节拍”已经成为将体育展示、群众参与及文艺演出有机结合、充满时尚和活力的特色广场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从最初的政府帮助和引导,到如今企业组织、市民积极参与,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越来越灵活。“因为有丰富的资源和整合能力,文化企业完全可以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主办此次活动的歌华集团的负责人说:“既能锻炼自己的员工队伍,又服务了百姓,这是件双赢的事情。”
如果说广场文化活动是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一个舞台,那么这个舞台就一定不能缺少老百姓的身影。“我秀我舞台”就是一个以帮助群众实现表演梦想、为普通老百姓提供展示机会的平台。也正因此,活动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群众的热情参与。
在“北京节拍”文化广场活动期间,“我秀我舞台”共举办了13场演出,节目类型涉及独唱、合唱、戏剧、器乐、舞蹈等,其中还包括大量的原创作品。不少观众表示,虽然演出者不是专业的演员,但是他们在表演时发自内心的快乐极大地感染了大家。
据主办方介绍,活动报名者既有60多岁的退休专业舞蹈老师,也有刚刚上小学的孩子,虽然参与者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但却对这个“舞台”一致认可,这也正是“北京节拍”广场文化活动得以存在并连续举办的原因。
北京市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过程中,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鼓励群众发现自我、展示自我,使得公共文化活动迸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北京节拍”广场文化活动实现了将健康、优质的文化活动带到老百姓身边的目标,更以“百姓演百姓看”的形式为公共文化服务搭建了平台。
“我们将把‘我秀我舞台’打造成为一个公益文化活动品牌,持续地办下去,使广场文化活动真正成为老百姓自娱自乐的广场。”活动的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新疆迎来北京文化志愿团 |
下一篇: 北京朝阳广场文化展演活动举办 |